第334章 亚圣孟子(2 / 6)

在他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了,孔门弟子也没有活着的人了。

他为没有能成为孔子的门徒而遗憾,他只是私下得益于孔子的传人而已。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虽然不是孔子亲收的弟子,但也算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了。

儒家发展到他的时代,已经有些没落了。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是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学派。

世道衰微,邪说横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杨朱主张个人第一,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这是目无君上。

墨子主张兼爱,天下同仁,不分亲疏,这是目无父母。

杨朱学派和墨家学派无父无君,和禽兽没什么两样。

杨墨之道一日不灭,孔子之道就不能兴盛。

他作为继承孔子思想的门徒,责无旁贷的要出来捍卫圣人之道。

反对杨墨,驳斥谬论,端正人心,继承孔子的事业。

在他看来,只要能以言论反对杨墨的,就是孔子的门徒。

他不仅毕生都以孔子为人生榜样,就连生活经历与孔子也非常相似。

比如他们两人都长期开门授徒,宣扬儒家学说。

君子有三乐,其一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种教育人才的快乐,就是拿天子之位都不换。

在从政方面,他也和孔子一样。

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够施行仁政,恢复王道。

因此,从四十岁起,他也开始了周游列国之路。

“孟子赶上了好时代,当时诸子百家争鸣。”

“儒、墨、道、名、法、农等各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

“他们往来于各诸侯国间,名气大、待遇高。”

“还常常受到国君的接见,有的还能得个高官做做。”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开始了他的政治理想推销之路。”

“他去过齐国、魏国、宋国等很多国家,历时二十多年,见过很多国君。”

“孟子晚年时来到魏国,向魏惠王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

“魏惠王年轻的时候,干得还不错。”

“魏国在魏惠王的领导下,曾经打败过韩、赵、宋三国,迫使三国来朝拜。”

“魏惠王还是各路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率领诸侯朝见过周天子。”

“不过,到了晚年,魏惠王就每况愈下了。”

“魏国东败于齐国,太子都牺牲了。”

“西边又割让给了秦国七百里土地,为了避风头,不得不把都城迁到了离秦国远一些的大梁。”

“南边又被楚国抢去了八个城池,这实在是奇耻大辱。”

“所以,孟子来魏国时,魏惠王询问孟子有没有什么富国强兵的好办法。”

“孟子很不高兴,直言不讳的指责魏惠王何必说利呢?”

“并且明确指出,上上下下都相互争着要牟利,那国家就危险了。”

“牟利确实是一些祸乱的开始,孟子给出的药方只有仁义罢了。”

“当然,孟子并不是不要功利,而是反对一开始就谈利益。”

“魏惠王听了孟子所说的,觉得很委屈,认为自己治理国家已经很讲仁义了。”

“比如,河内遭了饥荒,他就把一部分百姓迁到了河东,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最新小说: 不配 捡到落魄雌虫上将后 天灾囤货:开局一口锅 [清穿]给乾隆当弟弟的那些年 撩到美人仙尊后我揣蛋了 后宫生存日常 斩妖武圣从炼虫开始 斗破之萧族冰圣 叶尘池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洪荒:这个道祖太卑鄙,魔祖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