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孙权还特意为诸葛恪建造府邸,安排侍卫保护。”
“东吴神凤元年二月,孙权病危,召集诸葛恪、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入朝,托付后事。”
“同年四月,孙权病逝。孙弘与诸葛恪素来不睦,担心遭到打压,于是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打算假传诏书诛杀诸葛恪。”
李白:孙俊把这件事告诉诸葛恪,诸葛恪请孙弘前来商议大事,将其诛杀。
孙亮继位为帝,诸葛恪升任太傅。诸葛恪采取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取消秘密监听之事,裁减军政冗员,降低赋税,每一项举措都惠及百姓,国人无不欢愉。
诸葛恪每次外出,百姓引颈相望,都想一睹其风采。
诸葛恪掌权后,有意打压孙吴宗室,不想让孙氏诸王居住在长江边上的军事要地,于是让齐王孙奋迁到豫章,琅琊王孙休迁到丹阳。
孙奋不愿迁居,又多次违反法度,诸葛恪写信以汉朝宗室图谋篡立的事情劝谏他,孙奋得信后心中恐惧,这才迁居到豫章。
东吴建兴元年十月,诸葛恪征集民夫修筑废弃的东兴大堤,左右两端连结山岭,各筑城一座。
大堤建成,诸葛恪派将领全端、留略各率千人守卫两城,他率军返回都城建业
魏国认为吴国军队进入其疆土,耻于受辱,同年十二月,魏国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率兵七万进攻东兴,打算围攻两城,毁坏阻遏湖水的大堤。
诸葛恪亲率大军四万,昼夜兼程赶来救援东兴。
魏将胡遵等人命令士兵建造浮桥渡湖,将军队安置于堤上,分兵进攻两城。
城筑在高险之处,仓促间难于攻拔。诸葛恪派将领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军部队。
当时天寒下雪,魏军众将聚会饮酒,看到留赞等人兵少,于是解甲畅饮,只戴头盔拿着战刀与盾牌,在堤岸嬉闹,不布置军阵迎敌。
留赞等人率兵上岸,鼓噪呐喊,拼命砍杀。
魏军受惊四散逃走,争渡浮桥,桥坏绳断,魏军纷纷跌入水中,自相践踏,死者数万。
诸葛恪大破魏军,一战而胜,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缴获魏军粮草辎重无数,凯旋而归。
东吴建兴二年二月,诸葛恪因战功进封阳都侯,兼任荆州牧、扬州牧,督领朝廷内外诸项军事,获赏赐黄金一百斤,马二百匹,丝帛、麻布各一万匹。
东兴大捷后,诸葛恪声望日隆,于是有了轻敌之心,招致失败。
东吴建兴二年三月,诸葛恪欲兴兵伐魏。
大臣纷纷认为国力不支、军士疲惫,不宜兴兵。
诸葛恪不听劝谏,违背众意出兵,在各州郡大举征兵二十万人,百姓骚动不安,诸葛恪由此失去民心。
同年四月,诸葛恪率大军攻打淮南,劫掠当地百姓,部将中有人建议,大军深入,
百姓必然躲避战乱而逃走,不如只围困新城,魏兵必来救应,然后围城打援。
诸葛恪听从这一建议,回军退围新城。
魏将张特坚守城池,诸葛恪攻打新城数月,始终不能取胜。
吴国士卒疲惫,加上天气炎热,饮水不干净,以致士卒病倒超过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