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合资的造船厂,我们持有的股份要超过百分之五十,而且造船厂的各级负责人,都由我们来指定。”
这第一个条件,就让金南佶皱起来了眉头。
他们搞合资,当然是为了多一个造船厂来增加利润,他们当然是要说了算的,现在,秦涛要求控股比例超过百分之五十,还要拥有人事任命的权力,那他们还要这个造船厂干嘛
“还有,如果要合资,那就不能仅仅有造船厂,我们还希望可以和贵方同一个集团旗下的三行电子搞合作,成立一个专门的电子公司。”
和大宙公司不同,三行重工不是独立是,它是一个大的集团,其中,三行电子绝对的赫赫有名,在炸手机之前,三行电子绝对是相关领域里面的龙头老大。
现在,既然要合资,那也得加上三行电子
其实,在92年的时候,三行已经在海河那边设立了合资工厂,不过,那里现在生产的是录像机,而且,也和秦涛没有关系。
他自己的旗下,如果也能有个电子公司,那绝对能赚取高额的利润,不过,这和造船有什么关系
金南佶有些犹豫地开口“秦总,贵方的集团不是造船的吗”
“没错,我们是造船的,但是,我们也希望将和造船相关的行业都收纳进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船只上的先进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能自主生产,省得被相关供应商拖后腿。前几年,我们兄弟单位就是因为上面的无线电调试,供应商不来,导致差点错过交货时间,承担高额的赔偿金。”
秦涛说得理直气壮,我们要电子公司干什么用当然是给船只搞配套的了
他这理由,倒是可以解释得过去。
“那么,贵方是打算组装电子产品了”
“不是组装,是生产。”秦涛说道“我们需要建立晶圆工厂,在国内生产芯片。”
“建立芯片厂贵方不是造船的吗”
“谁说造船的就不能造芯片了我们首都钢铁公司,早两年就开始造芯片了。”秦涛说道“我们虽然叫做明州船舶工业集团,但是我们首先有钢铁厂,有运输公司,最近还成立了空中运输公司,我们怎么就不能造芯片了”
国内最牛逼的钢铁企业首钢,已经开始高声宣布了“首钢未来不姓钢”,他们1991年引进日本nec的芯片产线,1995年就销售额9亿。看上去,形势还是非常好的。
但是,在九十年代,国内芯片和国外的差距是在逐渐拉大的,甚至比八十年代还大,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芯片行业更新换代太快,需要不停地烧钱,泡菜国的芯片产业能发展起来,那是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国家就开始高额补贴,不断输血,让三行电子能维持下去,几年之后,竞争对手熬不过去垮了,他们就可以盈利了,然后投入巨额的资金,继续搞研发。
电子行业就是这样的周期性,而且,更新换代特别快,就算是赚钱了,如果不投入资金搞研发,很快就得落伍,很快就会被淘汰。
如果没有国家输血,三行电子早就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
虽然秦涛是造船的,但是,他也得造军舰,军舰上需要大量的电子技术,所以,还是有引进的必要的,而且,他不怕烧钱,只要他搞,那就持续地投入进去,不管是资金还是人才,都要搞起来,直至将芯片产业彻底搞成熟。
军舰的有了,民用的也有了,哪怕就算是不盈利,为了国家,他也要搞。
不过嘛,现在谈这些还是早了,他说出来,不过是抬高谈判的筹码而已,看看对方怎么接招。
金南佶面露难色,这个项目,太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