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大开眼界,原来人可以无耻到这种程度。
和波兰战役期间一样。
德军进攻挪威期间,固守马其诺防线的法军还是没有向德军发起进攻,继续静默。
6月10号,挪威战役结束。
“太棒了,今年不会再爆发战争。”
瓦西里从德军的效率出发,认为德军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对挪威和丹麦的消化。
“丹麦和挪威不是波兰,德军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乔治冷静,丹麦是主动投降,完全不需要消化。
挪威现在最恨的不是德国,搞不好是见死不救的英法联军。
所以现在乔治担心的是,挪威会派出军队随德军进攻法国。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随着德军击败挪威,俄罗斯国内要求和德国结盟的呼声再起。
阿尔法特工经过多方调查,确定这些大声疾呼的人,跟国外势力没有任何关系。
这就头疼了。
如果又是受国外势力资助,不用乔治动手,瓦西里会将他们送往西伯利亚种土豆。
现在这帮人的出发点是为了俄罗斯利益,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这帮人的理由也很充分。
德军疯狂出击,连续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以及挪威,实力迅速增长。
俄罗斯只跟着打了一次,就分到半个波兰。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德国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法国。
如果俄罗斯无动于衷,德国在吞并法国之后,将真正拥有威胁俄罗斯的能力。
让乔治和瓦西里都感觉棘手的是,要求和德国结盟的声音越来越大。
世界大战结束后,俄罗斯通过和德国的合作,吸纳了超过十万德国人加入俄罗斯国籍。
现在的问题是,按照乔治和瓦西里的计划,俄罗斯将在德国击败法国的同时,主动向德国发动进攻。
在经济上,德国已经和俄罗斯结盟。
如果俄罗斯主动向德国发动进攻,那么就是俄罗斯主动背叛和德国的盟约,不仅失去国际舆论上的支持,而且还会引发俄罗斯国内德裔的强烈反对。
总不能到时候学美国人,把已经加入俄罗斯国籍的德国人都关进集中营。
现在摆在乔治和瓦西里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背信弃义,要么失去先机。
“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我们必须从俄罗斯的利益出发,在有必要的时候,将任何持反对意见的人送往西伯利亚。”
瓦西里果断,事关俄罗斯的命运前途,决不能心慈手软。
“从现在开始,对出版物实施更严密的管控。”
乔治重视舆论,即便把那些德国人都关进集中营,也要将影响力降至最低。
对于那些呼吁和德国结盟的俄罗斯人,乔治也没有忽视。
这些人中间,可能有人别有用心,大多数是坚定的爱国者。
乔治将他们中的一部分请到尤里耶夫宫,倾听他们的声音。
“柏林正在做我们一直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