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听到张骞主动请求自己,汉武帝刘彻岂能拒绝,且不说张骞主动请缨前往西域,以解自己之困,同时汉武帝也对其颇为欣赏之。
于是当即点头,道“爱卿且诉说,若是小事,朕皆准”
“陛下,臣观长安城之中多有孤儿”
随后,张骞将城中孤儿之事说与汉武帝刘彻听,最后道“臣请陛下在长安城之中设立孤儿收容教养之所”
“其一,不仅可以毋使婴孩夭折,也可为朝廷培养贤才,一举两得也”
听到张骞之言,不仅仅是汉武帝刘彻,连同一旁的董仲舒看向张骞的目光也变得不同了。
而董仲舒更甚,看向张骞的目光,犹如知己。
董仲舒当即附和道“陛下,张骞此言大善,之前臣便有此意”
其实汉武帝刘彻听了张骞的话,已经意动九分,再加上董仲舒之言,更加坚定了心中想法。
于是点头,同时感叹道“朕只知张爱卿守信,未曾想,却也是如此大仁大德之人,朕敬服之”
汉武帝如何不知张骞的意思,回想直接初为皇帝之时,朝中无人可用,有才能之贤才,往往为他人所培养,不为帝才。
故而,让他处理诸多政事、官员任免,多有掣肘。
若是朝廷培养婴孩,从小教导之,皆以皇帝为上,届时,朝堂之人,便有可有之才。
汉武帝刘彻激动的站了起来,来到向前身旁,重重拍了拍张骞的肩膀,若不是张骞已经请缨出使西域之事,必然会授予其要职,伴于左右,为自己出谋划策。
只见在张骞和董仲舒的注视之下,汉武帝刘彻有沉默了下来,片刻,汉武帝抬起头来,目光炯炯,道“只是收养孩童还不够”
“朕欲在城中设立传授知识之处,犹如秦之七十二博士,设立博士学宫”
“如此”
汉武帝刘彻神色激动,道“如此,那便将学宫取名为太学”
“太学”
董仲舒闻言,却眼前一亮,当即谏言,道“臣联系陛下罢黜百家之言,以儒家为治国之道”
“儒家”
听到董仲舒之言,汉武帝刘彻却再次沉默了下来,道“此事不急”
听到董仲舒所请,汉武帝刘彻却沉默了下来,对于董仲舒之请,他心中警惕。
秦时之鉴尚在眼前,如何独宠一家之言
秦行法家,统一六国乃知法家不适合新朝,乃汲取百家精华,溶于一体,是谓“秦法”
如此,也不是独尊一家之言
而作为大汉之皇帝,岂能若于他人,更不必说是秦之始皇帝。
故而,汉武帝刘彻心中与行黄老之道,同时汲取百家精粹,融与道家之言,形成独属于大汉帝国的“汉道”
对于董仲舒所请,张骞并不知晓。毕竟他不知刚才董仲舒和皇帝谈话。
而张骞身体之中的白止却微微惊讶,目光不禁看向了一旁的董仲舒。
未曾想,眼前的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董仲舒,劝谏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白止回想汉独尊儒术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
稳定社会秩序
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独尊儒术之劣处,也显而易见
限制了民智
一家独大,左右王朝政令
胁迫君权,行废立之举
从某种层次上来说,后面的王莽篡汉,便是独尊儒术而导致的
此时,因为秦朝历史的改变,从而影响了汉朝汉武帝刘彻一些政策的制定、施行
这是白止所没有想到的。
不过,这也是白止想要看到的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