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晨风之中,李清照走向前方的道路,在太阳高挂之后,才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座城池。
同时城中的百姓也联袂出城踏春,达官显贵之家的女眷乘坐在马车之中,然后至远方的树林之中,欣赏春日景色。
与此同时,她也在路上遇到了不同的人与事。
在春风之中,李清照收拾行囊,牵着踏雪,然后走出了院门。
如果是那样,异族可能也会在这片大地上建立一个短暂的王朝,然后被人民再次推翻,建立一个属于华夏民族的王朝
有妙龄女子在放着纸鸢,仰头望着天上的纸鸢飞翔,引起了无数人的观看。
在此途中,她不知遇见了多少类似的村庄,甚至一些村庄早已经人去楼空,荒凉一片。
李清照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然后轻轻叹了一口气,“终于到了”
她心怀感激,同时也对李清照充满了不舍,舍不得离开李清照。
然而白止却微微摇头,目光看着悬浮于虚空之中的玉环,想到了得到第一枚玉环的时候。
当时,自己在忙着编纂易安大典,且正是关键之时,听到侍者告诉自己自己再家乡的弟弟逝去,也都没有时间赶回去。
李清照询问道。
第一枚玉环是唐朝之时李淳风送来的,与此同时还伴有一部推背图。
她打算离开汴京城,返回自己的家乡。想让自己的余生在自己的家乡度过,那里有自己的亲人,或许现在的族人也都不认识自己了,但是那片土地似乎也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被斩断。
李清照走的很慢,似乎是在重新走过去的有过的路,感受着走在路上之时的感觉。
此次她想要写下一部关于国家发展的书籍,并且他不打算将这本书籍刊印、发行天下,而是希望神鸟将这本书籍保存,当合适的时机出现合适的人之时,再将这本书籍送给那个合适的人。
白止摇头说道“不过应当对我挺重要的”
“不知道弟弟如何了”
侍女也背着行囊,看着李清照,明媚的双眸不禁流下了泪水,祈求李清照也能带着自己。
又是过去了两年,而随着李清照逐渐不再大众的视野中出现,汴京城中的人似乎也将她忘记了。
“姑娘,求姑娘带着奴婢”
似乎当人老了之后,都会不由自主的怀念曾经的人或物,以后是喜欢回忆曾经的事情,思念所牵挂之人的音容相貌。
百姓思安,对于朝堂之上的决定虽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也不愿意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再次前往战场,马革裹尸
甚至民间都有人高唱此时的大宋已经步入了盛世,而朝堂之中也多有人持此看法。因此也致使天下百姓开始沉浸在这虚假的盛世之中,开始忘却了曾经的耻辱。
不知过了多久,李清照才站起身来,然后呼唤了踏雪一声,逐渐远去。
但是此时什么也看不到了,李清照只能失望的回过头来,然后继续向前走去。
见此,她又低下头,思考着,书写着,然后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