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位置的时候,李皓是特意找袁文绍谈过的,主要是因为对曹石吉不太了解,让他去独当一面怕有问题。
而且李皓还有一件事需要在应天府完成,总不好交给外人来做。
所以由袁文绍去应天府就任,而曹石吉就留在了开封府,放李皓眼皮底下看着。
另外除了定下这事,王世平的应天府尹也给确定了,顺带让康海丰也去开封府当了推官。
等这些人都走马上任之后,应天府那里的商税改革便也就正常实行了。
忙完了这些事,李皓便有时间来给颜复等人一一写信,告知要将他们调入三司衙门的事。
而在这个时候,申图刚督造的永昭陵立时六个多月,终于按时修建完成。
于是朝堂众人只能停下手中之事,一同忙碌给赵祯下葬。
不过这时就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在赵祯驾崩之时,富弼还没有回京,所以也就没有担任山陵五使之一。
可如今富弼回来了,又是当朝宰辅,如果在赵祯下葬之时没个位置,说不过去的。
其中欧阳修和英国公不能动,这两人都是赵祯钦点的顾命大臣,而且就算本身地位也不能让这两人屈居于富弼之下,所以只能委屈下曾公亮了,让富弼接了仪仗使的位置。
解决了这事之后,在选定下葬的那天,朝中百官、皇亲国戚就浩浩荡荡的从皇宫出发,扶着赵祯的灵柩前往永昭陵下葬。
而汴京城里的百姓,也是齐齐跪在了御道两侧,送赵祯这位仁君最后一程。
看着两侧男女老少痛哭失声的场景,李皓不由心生感概,赵祯执政这几十年,不是白忙活的。
等大部队离开汴京城后,仍然有一部分百姓自发跟随,一路追到了永昭陵外。
当然,他们肯定是进不来的,甚至以后也是不能进的,否则是要被问罪的,毕竟这里是皇陵所在。
李皓等人跟着礼部所派官员做,一步一步将各种礼仪流程完成,直到棺椁被送进永昭陵地下,封死陵门,至此这场送葬活动就告一段落。
随后在众人便一同返回汴京,各项事务也就可以继续开展了。
不过显然,在这个时候,宫里有些人等待结果已经坐不住了。
于是便把李皓又给召进宫中,要问问具体情况。
李皓面对苗太妃的追问,回道“太妃不要着急,如今李韦也只是初步站稳了脚跟,想要有所动作还需要多些时间。
反正现在李韦在外为官,福康公主已经入宫修养,这事也无需太过着急,以免有所破绽让李韦警觉就不好了。
反正此事我一定帮您办好,您只要安心等我消息便是。”
闻听这话,苗太妃回道“我也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只是我看着我儿徽柔那副失落的样子,作为父母实在是有些难受。
此事我便全权交托与你,我对你还是有信心的,你放心去办就行。
另外我找你来还有一事,自上任提举皇城司曹景休死后,官家一直未曾任命新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