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八十四章 两位牛人

第八十四章 两位牛人(2 / 4)

李谕心中一惊,这两个人的名字自己都知道

冯祖荀是后来北京大学第一任数学系主任,从踏进数学门开始,后半生的近四十年就全部奉献给了北大数学系。

37年北平沦陷,北大和清华等学校南迁昆明,与南开大学成立了西南联大。

但是各校终究还有一些固定资产无法迁走,所以都会留下少量教职员看管校产,总不能让日本人拿象牙塔当成自己的思想统治工具

北大留校的就是周作人、冯祖荀等。当时冯祖荀已经患了严重的肺结核,也实在不适合随校南迁。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无法南迁,留在了北平。但是这些学生很多就此辍学,因为敌占期北平的北大被称为“伪北大”,他们宁可放弃学业,也不愿意带上个“伪”字。

冯祖荀作为留平教授却依然顶着个“伪”北大教授的名字去上课,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不教书,难道叫日本人来教我课堂上坐的是中国学生,我教的是科学,何伪之有”

学生们自然是痛恨日本人的占领,但冯祖荀却不愿意学生们真的荒废学业。

如果学生们真的不愿意在所谓的“伪北大”读书,他就帮忙联系了当时没被日本人占领的中国大学这所大学后来合并到了人大和北师大,安排学生们去那里“借读”,并且许诺将来也会发北大毕业证书。

中国大学当时日子同样一点都不好过,虽然留在北平,但是断了政府的经费,又不愿意接受日本人的钱,各方面校务运营非常艰难。从校长何其巩到教职人员以及在校学生,几乎人人忍饥挨饿。

好在当时迫于国际舆论,尤其是来自英美的压力,日本人终究是一直没敢动这所大学,里面毕竟都是手无寸铁的学生。

作为敌占区的大学“独苗”,虽然明知很艰苦,还是有很多学生要去上学,中国大学反而得到了不少发展。

但是中国大学校址位于城外西郊,很多北大学生上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不再去了。

因为每次出城、进城都得给在城门站岗的日本人鞠躬,受不了

何育杰后来则是当了北大的物理学教授、主任,为北大物理学院的建设也是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他主编的物理学教材为中国首批自编大学用物理学教材。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物理学设立的奖金也是“何育杰教授物理学纪念奖金”。

总之这两位都是蔡元培执掌北大时的得力干将,是北大物理与数学两系“开国元勋”级别的人物。

如果北大评个“建校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两位肯定可以上榜。

所以李谕当然知道他们,于是同二人分别握手,愉快道“幸会幸会”

冯祖荀却说“该说幸会的是我们,能与先生一起应试大学堂,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何育杰也说“对啊我们是因为李谕先生才来应考大学堂,能与您在一起学习西学,想想就让人期待”

李谕笑道“那也得先考上。”

冯祖荀自信道“先生自然没有问题,我想我们也不会落榜。”

“好那我们就相约在北京师大学堂”

何育杰显然现在就很迫不及待,他说“还什么相不相约的相逢不如偶遇,既然今天碰见李谕先生了,何不一起去畅饮三杯”

冯祖荀听后非常赞同“我也正有此意不知李谕先生意下如何”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李谕笑道,“俺也一样”

冯祖荀一听这话,道“莫非李谕先生祖籍山东”

李谕再次用山东话说“对,俺就是山东哩。”

冯祖荀被他这句方言一下逗乐了,“既如此,正好东华门外开了家新的山东馆子东兴楼,听说刚开业就声称要做全北京最好的八大鲁菜饭庄之首,咱们就去他家看看到底正不正宗。”

李谕来了兴致“好,一起去捧捧场。”

“买布八大祥、吃饭八大楼”,清末民初时北京的饭店,民间最为称道的,就是“八大楼”。

这八个着名饭庄,七个都是经营的山东菜,店家伙计也几乎都是山东人。而其中八大楼之首,便是眼前的东兴楼。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