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车”张謇也纳闷道,“你说的都是上古的事情了,难道真有”
李谕说“当年具体是如何确实已经不好说,不过既然要造个工艺品,又要在我们自己的场馆展出,我就自然而然想到了历史上的这么一段故事。”
周学熙问道“那么说,这个小车可以一直指向南方”
周学熙感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指南针他也知道。
李谕说“不见得是哪个方向,但是只要让车上的箭头确定一个方位,不论这辆车如何行驶、拐多少次弯,车上的箭头方向都不会变。”
本来李谕是想做个手指前方的小人,但这就需要手艺了,完全超出了李谕的艺术水平,他就只要用辐条简易做了个箭头。
“这么神奇”张謇讶道。
李谕推动小车,给他们展示了一下,确实不管李谕如何拉着两个轮子的小车拐弯,车上的箭头方向都不会变。
张謇也想到了指南针,于是问道“莫非用了磁石”
李谕端起小车“并没有磁石,里面只是一些齿轮。”
周学熙和张謇不可思议道“简直像变戏法,竟然不用磁石就可以一直指向同一个方向”
周学熙和张謇端详了半天内部结构,“不可思议,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就是差速器原理,李谕当年好歹也是本科机械专业,对他来说是非常稀松平常的玩意。
李谕给他们解释了一会儿原理,虽然两人依然不是特别明白,但大体听出来这是机械方面的学问。
“有点意思这种差,差速器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两人都是实业家,直接问出来一个现实问题。
李谕说“它的用处可大了,尤其是今后可以用在汽车上面。”
“汽车”两人只不过大体听过这个新鲜玩意。
李谕说“就是可以由人驾驶的机器,去年袁总督应该给太后献过一台。”
虽然1902年底,袁世凯刚搞了一辆汽车献给慈禧,但周学熙并没有见过实物。
现在中国的汽车总量应该仅仅只是个位数,绝对的超级稀有玩意,在路上看到汽车的概率还没有看到一只老虎高。
张謇道“我倒是听人说上海有两台,不过一台只能装下四五人,运载能力远远不如火车,对于工业发展似乎没有太大价值,只是权贵阶层的玩物而已。”
李谕笑道“现在虽然看起来是这样,但汽车未来的潜力绝对不可小瞧,终有一天它的地位不会低于火车。”
从二十一世纪看,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加起来,绝对的支柱产业级别。
周学熙说“洋人既然也造,说明它确实不会是等闲之物。是不是有这个模型就可以造汽车了”
“差的还远,”李谕说,“差速器只不过是关乎汽车转向的一个发明。虽然也挺重要。”
李谕之前已经仔细研究过美国骗子留下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图纸,虽然技术在李谕看来很古老,不过既然已经画好了,的确省了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