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又问道“你本来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改名李四光”
“我本名叫李仲揆,”李四光说,“刚才名字写错位置时,我以为报名表只能有一张,正好看到前面有张匾额,写着光被四表。我就想,四光,代表四面光明,前途是有希望的然后就改成了现在名字李四光。我喜欢这名字,以后我想做的事可多了去了。”
虽然本名不是李四光,不过这次阴差阳错之后,李四光以后还真就一直用起了这个临时改的名字。
“哦”李谕来了兴致,又问道,“你以后想做什么”
李四光说“我来省城是坐的洋人的大轮船,我以后也要造大轮船”
李谕笑道“相信你能成功。”
李四光当然看不出李谕为什么笑,以为是在夸奖自己“大哥哥你相信我就对了”
李谕也大笑起来,没想到年少的李四光这么有趣。
当然,他后来留学日本,刚开始学的还真是机械学,后来再度远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时,才改成的地质学。
李谕好奇道“你父亲没有陪同你来,是不认可你的决定吗”
李四光摇摇头“父亲并没有过多阻拦我,后来他还很赞成。至于为啥没来,那是因为我们祖上是从草原来的,这点小路真的算不得啥。”
李四光祖上确实还真是蒙古族,从草原流落到了湖北黄冈。
李谕又问“这么多年,你都是在家里的私塾读书”
李四光这次点了点头“都是父亲教我的,所以他才了解我,让我来到了省城。”
李谕竖起大拇指“你们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多说一句,李四光的父亲,还是后来东北野战军林首领的启蒙老师。
高等小学堂的传教士老师此时喊道“各位新同学请随我来办理入学的手续。”
李四光对李谕说“我要走了。”
李谕说“去吧,后会有期。”
李四光走后,华世芳问道“怎么你与这个孩子聊了这么多”
李谕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说道“这孩子以后有前途。”
华世芳也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有魄力独立来省城,的确有前途。”
李谕又问“学校真的会给孩子发银子”
华世芳说“那当然,只要考试能合格,就有银子。如果考上前五名,还能够留洋,费用都是学校出。”
张之洞治下的学校还真是大手笔。
虽然不是短时间见效,但只有舍得向教育上砸钱,才有前途。
李四光在西路高等小学堂也的确是个小学霸,基本都是名列前茅,每次都有奖学金。
而且他学习能力真的很强,本来小学堂的学制是四年,但仅仅不到两年,李四光就获得了留学日本的机会。
两人又在学校附近看了看,新学堂虽然看起来完全没法和后世的相比,但作为二十世纪初,也不能强求太多。
关键人家管吃管住还给钱,学习好了又能留学,基本上就是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