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摇了摇头“一定要改,要想引起轰动,就必须要拿出足够的戏码,现在人眼光尖得很,如果投资这么多钱却拿不到应有的回报,将是商业上更大的损失,所以做就要做到极致。”
他们准备拍摄的电影叫做火车大劫桉,如果现在就有票房统计,绝对算是美国第一部登上票房冠军的影片,而且时间长达近十年。
鲍特此时的身份相当于后世的导演,而爱迪生则是制片人。
所以鲍特只能听爱迪生的,他回道“前半部分我想已经没法修改,不然咱们就要从头再来,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上的损失太大,似乎也不符合您说的商业价值。”
“当然不会从头改,”爱迪生说,“之前的部分不过是铺垫,我们要做的是在结尾设置一个高潮。”
这部电影的故事梗概大体就是四个劫匪抢劫火车,然后捐款逃跑,后来被警察追击。
爱迪生继续说“我们要在末尾拍一场精彩的草原枪战,这才符合我们西部片的定位。”
鲍特为难道“我觉得也不错,只是这么做对摄影拍摄的难度实在太大。”
爱迪生说“这是个绝佳的点子,如果可以拍出来,绝对能大卖。”
“可是,先生”
爱迪生打断鲍特的话“照我说的做就是,困难总归是有,当初几千次的电灯实验比这还要难。”
鲍特真的感觉非常为难,但是老板发话了,还有什么办法。
爱迪生的“点子”诚然很好,但怎么完成这个点子显然更重要,否则就是空话。
好在鲍特对这部电影也寄予厚望,只能自己抓破脑袋研究一下如何拍摄困难的枪战。
以现在摄影机的防抖水平,还需要在动态中拍摄,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冬冬冬”
敲门声响起,爱迪生站起身,“我订购的电池材料这么快就到了”
打开门,却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请问,这里是李谕先生的实验室吗”
“李谕”爱迪生疑惑道,“哪个李谕”
“就是报纸上那位发现冥王星以及河外星系的李谕。”门外的人说。
“是他啊,”爱迪生说,“你找错了,这里并不是。虽然我拆了广告牌,但总不会你连这里是爱迪生公司都不知道吧”
“爱迪生原来是您见到您真是太荣幸了,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我叫做海尔,来自美国天文学会。”海尔说。
“天文学会”爱迪生说,“你们莫非是要”
海尔说“是的,我们要把会员身份颁发给李谕,不过最近他一直不在华盛顿,找他真是费了好大功夫。”
“至于吗授予一个人会员还要你们亲自跑过来。”爱迪生说。
“爱迪生先生,您可能并不关注当下前沿的物理学、数学以及天文学,李谕先生现在可是这几个领域里无与伦比的存在。这次我们授予他的是最高级的会员身份,可以凭此借用全美的各大天文台,如此高的荣誉,必须要当面见到他。”海尔夸赞道。
爱迪生还真是看不懂高深的数理内容,不过起码也在报上看过报道,“原来是这样,”然后又自言自语道,“可惜他不懂发明,不然叫来我的实验室,一定是个好手。”
爱迪生实验室现在有十四五名物理学、工程学、电气学、机械学方面的专家,大部分发明其实都是出自他们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