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揉着胳膊,冷哼道“不来就不来。”
说罢就扭头走了。
李谕回身问道“教授先生还好吧”
巴甫洛夫看到李谕,惊讶道“是你。”气消去了一半,“你怎么又来了。”
李谕笑道“来参观参观教授的试验。突然发现真的有些人连狗都不如。”
巴甫洛夫被逗乐了“你说得太对了,真是连狗都不如。”
巴甫洛夫也是挺无奈,一家子人并不懂科学,还非要给他这位弟弟安排科学工作,胡闹不是。
后来巴甫洛夫的母亲还给他弟弟辩解“你在搞什么狗屁实验,摇了铃铛但不给尼古拉吃的,你知道你弟弟肚子饿的时候就像个疯子一样。”
话说他这位弟弟虽然没在实验室待几天,待的几天还是被当做实验对象,却四处吹嘘巴甫洛夫的成就实际上是他的功劳。
“他只是我的书记员”,他甚至对记者们胡说八道,“我才是整个实验的指导者,我在仔细地流口水的时候他就知道在一边傻呵呵地摇铃铛。”
也是够搞笑。
卡兹拿出一份信件,说起正事“我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以及皇家卡罗林医学院,特来送上明年诺贝尔奖的正式提名。”
巴甫洛夫接过信件“诺贝尔奖嘛,有劳先生。”
卡兹说“是在下的荣幸。”
巴甫洛夫突然想到“眼前的李谕有没有获得提名”
卡兹说“我并不知道,远东方面的统计不是由我负责。况且现在传递消息太慢,科学院的学者们对东方的学术成果了解并不多。”
巴甫洛夫说“我想他是很有资格的。”
卡兹说“李谕先生已经得过国王亲自授予的数学奖,我想差不多。”
李谕对此一点不着急,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拿到,他笑道“起码奖金一样多。”
巴甫洛夫说“我很希望再次看到李谕先生获奖的一天,也让那些高傲的人们知道一下东方的力量。”
学生突然指着他的鼻子说“教授,您的鼻血止不住了。”
巴甫洛夫轻轻一碰,就感觉鼻梁骨超级痛,“糟糕,说不定骨折了这个该死的尼古拉,对自己哥哥下手都这么重。”
几人忙说“您快去医院吧”
巴甫洛夫说“见笑了,我们改日再会晤。”
几名学生立刻陪着他一起前往医院。
巴甫洛夫走后,卡兹翻看手里的信件“还要把一封信送给托尔斯泰先生。”
李谕道“你要去莫斯科”
卡兹说“为什么要去莫斯科”
“托尔斯泰先生不就住在莫斯科”李谕说。
“的确是这样,”卡兹说,“不过目前他本人就在圣彼得堡,而且离着还很近,就在旁边的彼得堡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李谕疑惑道,“托尔斯泰先生去那做什么,学画画”
“并不是这样,”卡兹解释说,“是列宾先生要为托尔斯泰先生再画一幅肖像。”
好嘛,原来是这样,竟然还能见到大名鼎鼎的批判现实画家列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