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谕租下的荣府面积很大,还能有专门的厅堂讲课或者开会用。
李谕让虞和钦带领几个学生先继续味精的提纯以及生产工艺研制。
然后准备搞点更加有深度的书尽快培训一下他们。
正好此前丁韪良从美国订购的一大批最新的各科书籍均已到达,可以借阅一些。
他立刻前往京师大学堂,找到了丁韪良。
丁韪良听了他的请求后说并不阻挠“这批书目前暂时用不到,你如果需要,先用就是。”
李谕感激道“多谢总教习。”
丁韪良笑道“先别着急谢我,正好现在大学堂准备派遣一批学生赴日本留学,你来把把关。”
李谕说“我并非大学堂的教职人员,再说都是同学,随便聊聊就行,把关的事情你们自己做就是。”
丁韪良说“反正你懂得西学,无非就是参与出一些试题,然后阅阅卷,也好知道他们的水平。你曾游历各国,也去过多所大学,应该知道他们能不能够适应外国大学。他们实际上只在大学堂待了一年,我们心中尚且没有太大把握。不过时不待人,再拖下去没有意义。”
李谕只好答应下来,而且出题难为人还是很爽。
作为穿越前上过那么多年学的人,对考试这方面的拿捏李谕绝对比京师大学堂教员们还要到位。
他很快按照差不多初一、初三、高一、高二的梯次出了一些题目。
丁韪良看了李谕拟出的试卷,对他说“有水平我想让你来当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都不为过。”
考核一天时间就结束,然后经过阅卷,选出了39人。
由于师范馆的学生明显成绩更加优秀,其中有31人来自师范馆。
仕学馆仅有范熙壬、欧阳牟元等8人。
这属于公费留学,给予的条件非常好。
师范馆中的冯祖荀、何育杰当然毫无疑问成功选入。
范熙壬十分高兴,早就想出国多待一段时间,尤其上次随着李谕一起参加劝业博览会见到日本的情况后,更加迫不及待。
当得知李谕是出题人和阅卷人后,他立刻与欧阳牟元、冯祖荀、何育杰他们一起请李谕去前门的全聚德吃烤鸭。
这里是北京城第一家烤鸭店,李谕穿越前也来过。
范熙壬与欧阳牟元不同于师范馆的学生,他们身家普遍很好,十分有钱。
欧阳牟元拿来了家中好酒,大家一起举杯庆祝道“真不知道以后是叫你同学还是座师了。”
座师是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
李谕笑道“不要搞得那么生分,还是同学来得更加亲切。”
一杯酒下肚,范熙壬赞叹道“欧阳兄,你家的酒每次都喝得如此爽口。”
欧阳牟元很得意“这是夫人亲手酿造的,当然好喝。”
范熙壬酒量不小,酒瘾也不小“能不能赏脸讨要几坛”
欧阳牟元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要等我夫人有空再酿。现在她老是与几位贵夫人一起聚会,还说什么这叫做西方的沙龙,搞得神神秘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