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三百一十一章 观察

第三百一十一章 观察(3 / 4)

李谕极目远眺,然后说“应该是侦查气球,但分辨不出是俄军还是日军释放。”

有点类似于飞艇,不过技术上当然比不过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

孙文叹道“现在的战争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恐怕还会继续演进,不论何地,战争的阴影从未消散,”李谕说,“自古以来战争都讲究能够占领制高点获得视野,也就获得了敌军动向。而如果能飞到空中观察,视野肯定更好。”

孙文说“难怪我们打不赢战争,落后竟如此大。”

李谕脑袋突然灵光一闪,他差点忘了这件事。

实际上,飞艇或者说观察气球早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就被用于侦查,法国和普鲁士双方都有使用。

后来的齐柏林飞艇正是受到其影响。

日本十年前花巨资从法国进口过观察气球,但是运输途中损坏了,于是自己进行研发,去年刚刚成功。

现在不管是清廷袁世凯的新军,还是日军,都请过不少德国教官,所以日本人当然知道这项技术,于是马上在日俄战争中投入使用。

日俄战争后,袁世凯也买了两个,还请了日本教官训练如何使用,但一直没有真正派上过实战。

对面的俄军自然也有这种观察气球。

观察气球对于侦查而言,的确很有用,一般是挂着一个篮子,带上天一两个人,然后可以远距离看清对方部署,尤其是火力点部署,对于修正己方炮火弹着点非常有帮助。

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这是一项非常老旧的军事技术,但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初期却依然用得顺风顺水。

如果放在同时期二战的欧洲战场,这种空中系留气球完全是活靶子,升空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打下来。

但国内没什么空中力量,少量的飞机不可能为了几个气球就出动;再加上气球往往距离较远,超出了高射炮的射程,所以日军可以大摇大摆使用此项技术。

系留气球虽落后,但相比二战时期的飞机侦查却有不少优点。

因为系留气球可以长期悬停空中,360度观察目标,能够发现大量细节。而一掠而过的飞机往往只能看个大概。

系留气球一般还会直接连上电话线,随时传递情报,而二战时期的飞机却还需要先敲出无线电代码后才能传递。

此外系留气球可以在夜间升空、升空过程没有声音等等。

一般炮兵发射步骤是先试射,再通过观测炮弹落点来对发射角度进行调整。所以观测数据是炮兵能否精准命中的关键。日军有了气球这个绝好的观测点,其炮兵部队命中率非常高。

日军侵华战争一开始,在华北战场和淞沪会战中都使用了系留气球,给我军带来了极大威胁。

有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老兵回忆说“他们在气球瞭望员的指挥下,用飞机、大炮勐烈轰击城门一带,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射向我们的阵地。”

直到后来,发现系留气球部队的载重车极重,往往超过五吨,才通过提前破坏道路的方式阻止了日军继续使用系留气球。

基本上在长沙会战后,就再也见不到系留气球。

李谕想起此前近卫昭雪问过飞艇能不能用于军事,按照他的理解,起码十年内都很难。但当时自己考虑的是轰炸,怎么忘了还有非常关键的侦查。

没来得及细想,孙文又慨叹说“两只饿狼相争,而我们却只能静观其变。如果腐朽清廷再与他们开战,更无胜算。可惜清廷首先考虑自己的统治地位,根本未曾细思如何国富民强。真的到了来一场大改变的时候。”

如果他能近距离看到日俄战争中最激烈的旅顺争夺战和对马海战,恐怕感慨会更深。

李谕说“我们需要做的的确有很多。”

他不会干涉保皇派、立宪派、革命派、改良派等等各种政治势力的角逐,因为本身对于几千年封建专制下的中国,多来点试错是必经之路,谈不上弯路。

就和做实验似的,哪有只做一次就成功的。

就算李谕知晓上百年的科技知识,许多高难度试验也做不到一次成功。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