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说“到时候多招工就是。而且我正好在美国时研制出了一种材料,可以耐腐蚀,叫做不锈钢,正好可以用来制造味精加工设备。”
“耐腐蚀”虞和钦讶道。
李谕拿出一些不锈钢制品“就是它们。”
虞和钦在实验室摆弄了一会儿后说“先生,我第一次见这么神奇的钢铁。”
李谕说“所以说我们很有优势,到时候赚日本人的钱,岂不快哉。”
虞和钦太感兴趣了“我会尽快配合制造出加工仪器”
有宋嘉树运过来的设备,改进的难度小不少,况且还有从美国带来的熟练工人以及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工人。
李谕又问道“肥皂哪”
虞和钦自信道“肥皂就简单多了我不仅整理好了生产流程和工艺,甚至分出了两套方案,可以分别生产便宜的皂液和贵的肥皂。”
李谕赞许道“你果然懂生活,看来打小做过不少家务活。”
虞和钦说“只是,对于您在离开前提到的塑料袋子,我一直湖里湖涂。”
李谕说“此事不着急,你今后去国外留学时多多学一下便是。”
虞和钦的成绩已经让李谕喜出望外。
丁德山的方便面同样搞得顺风顺水,毕竟他做过上万碗面。
方便面的炸制不是难事,关键在于料包。
丁德山给李谕看他的成功“按照老爷您的要求我加工了秘制酱料,另外添入了虞先生给的味精,还有盐以及不少香辛料,比如五香面、茴香粉、小豆蔻等。”
李谕点点头,想想说“可以再加入一个酸菜包。”
“酸菜”丁德山没试过,“这样味道会不会太重”
李谕说“没问题,前期肯定都是军方或者远足的商人购买,味重一点他们更喜欢。”
凤铃说“听先生的”
基本上这些产品都可以进入试生产。
李谕带着众多华工来到了厂区,这里已经建好了宿舍,条件还不错。这段时间大家就先帮着厂区建设。
毕竟已经临近年关,不少人准备回去过年。
从上海过来的学生都是出自有钱人家,并不缺一张船票钱,所以基本都要回去。
李谕本来以为虞和钦也要走,但没想到他竟坚持留下继续生产,李谕有点不好意思“回家过个年不会耽误太多事。”
虞和钦坚决道“我现在只身一人,回不回去没有什么大不了。就算走了,我心中也放不下这些实验成果。”
虞和钦不走可以理解,李谕没想到近卫昭雪也要留下。
不走就不走吧。
李谕安排王伯、赵谦和凤铃采买了非常多年货,给的预算很足,出手就是一千两。
凤铃从来没经手过这么多钱“先生,是不是有点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