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图的话,圣路易斯的位置接近于美国的地理中心。
李谕敢这么说,还有个原因就是这座高高的无线电塔。
参观者听到后,果然都聚集到了李谕的展位前。
“可以发到亚特兰大”那名参观者问道。
李谕说“当然可以,就算是纽约、旧金山都没有问题。”
“我可以试一下吗”
“还有我,我想测试一下联系纽约,常年在外,太需要这样的设备了。”
“是啊,这么远的距离,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大家都排队,不要挤,一个个来”
电话肯定是需要电话线的,这时候又没有大哥大。
所以大家看战争片,还是拿神作亮剑说,里面李云龙可以和旅长经常打电话,但是唯独没有无线电台。
不仅李云龙,“晋西北铁三角”的丁伟、孔捷同样有这样的困难,他们都说过“要是自己有一部无线电台,肯定会请示上级。”“要是靠请示打仗,哪道菜都甭想吃上。”
总部的无线电台则只可以联系到师旅一级。
马可尼看到此情此景实在无可奈何,自己明明有先发优势,但因为傲慢丧失了美国的大市场。
其实不仅马可尼,此时大部分人还是觉得美国比不上欧洲,美国老用用欧洲人剩下的东西足够了。
特斯拉和邹周忙着给他们发送电报。
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安伦斯也对李谕无线电台强大的通信能力非常感兴趣,“院士先生,现在日俄之间的战争已经引发了全欧洲与全美洲的关注,我们非常希望使用您的无线电技术进行报道。”
李谕说“贵方自行购买便是。”
记者问道“我还有一些疑问,正好您是从清国过来,现在想要找一位您这样的人不容易,总归对局势有所了解。”
李谕说“如果是关于军政大事,我想你问日俄两国的大使馆更好。”
记者连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从他们那儿也得不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所以我们想租一艘专门的船,作为新闻船前往旅顺海域,只是这艘船上的无线电设备必须能够稳定、远距离地传递消息。”
泰晤士报真有钱,为了第一手新闻,舍得下血本专门租一艘船。
李谕说“记者先生的意思是要在青岛或者威海卫建立一个基站”
记者说“技术上的事我不懂,但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把消息传递回来。”
李谕说“可以做到。正好我们的这一批货就有专门用于船舶的大功率无线电设备。”
记者说“这可太好了我们是从美国海军那得到的情报,才知道已经有了这么好用的无线电设备。”
历史上泰晤士报的确租了一艘香港商船海门号作为新闻船,然后仗着英日同盟,直接挂上英国国旗开到了前线。并且使用无线电把新闻稿先传到威海卫,然后再传回国。
日俄战争期间,泰晤士报通过无线电传了上万字的实况报道,因此占得先机。
正好李谕的无线电也能借此再次名声大噪。
李谕刚感慨了电话与电报的问题,就看到几个西装革履的人来到了他的展位。
对方首先自我介绍说“李谕先生,您好,我来自美国电话电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