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卫昭雪其实很想跟着去,不过李谕知道带上她比较心累,还是决定自己千万,让她继续和吕碧城住在宾馆。
好在现在李谕没有明确的态度,这两个女人相处“还算融洽”。
艾略特校长曾经在白宫晚宴时见过李谕,算有过一面之缘。
到达哈佛后,艾略特请他来到办公室,说道“能邀请如此优秀的青年才俊、科学新星成为理学院的教授,其实是我们的荣幸。”
艾略特已经70高龄,按说应该退休,不过他当时发下过誓言,要当够40年校长,当然他也真的做到了。
李谕说“校长先生,我同样有个小要求。”
艾略特说“但讲无妨。”
李谕坚定道“我希望贵校可以开展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艾略特说“其实不用你提出来,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在看到你这样优秀的人才后,更加坚定了想法。”
李谕高兴道“多谢校长,以后我可以贵校天文台的身份继续发几篇高质量论文。”
艾略特笑道“你们中国人真是懂得礼尚往来。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能抠抠索索,只不过尚且没有想好切入的方向。”
李谕立刻说“很简单,前期就从医学与教育入手。我希望贵校能够多接纳一些我们的留学生,并且最好在上海或者京城直接办学。”
艾略特说“听起来的确不错,我们可以接纳留学生,也可以师资力量。只不过资金问题可能还需要进行会议商讨,好在据闻贵国也有了红十字会,应当不是难事。”
李谕早就想在国内建大学了,但师资力量是个非常头疼的事情,文科方面倒是好解决,但理工科真的麻烦。
现在听闻艾略特愿意师资力量,简直是雪中送炭
李谕连忙说“资金的问题校长不用担心,一方面我已经从卡耐基先生那里申请到了教育基金;另一方面,我本人也拥有几家产业,所以资金最不是问题。”
艾略特讶道“院士阁下竟然真的愿意把资金投入教育要知道,这可是很花钱的一项事情。最好能够征得上海那边协会或者政府的资金。”
李谕知道这是艾略特的好心提醒,毕竟人家已经干了一辈子高等教育。
不过清廷的情况李谕更加清楚,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这事儿只能靠自己。
于是坚定道“我知道,但要办我就要办顶尖的,钱是身外之物,没了再赚就是。”
艾略特说“院士阁下颇有贵国所谓侠士的风范,更难能可贵小小年纪能够看透金银财富,不简单啊。莫非真有贵国佛教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禅理”
校长说话果然很有文化。
李谕笑道“校长竟然知道佛理。”
“不仅佛理,”艾略特说,“我已经听说了,一名大主教奉梵蒂冈教廷的命令找过你,看来对方无功而返。”
李谕说“算不上无功而返,我想用不了多久,教廷会有下一步动作。”
艾略特说“想起数百年前的赎罪券,再想想贵国佛教的处世观,真是令人汗颜。”
可能他不知道南北朝时期佛教也奢靡的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艾略特接着说“不提这件事了,说回文化交流,我们能派遣的教师数量上可能不会太多,还需要院士先生有所谅解。”
李谕是明白事理的,说“我明白,肯定不会所有事情都让贵校操办。”
艾略特说“而且,我还希望在上海专门建设一所医学校,并且冠以哈佛的名字。”
李谕说“这可太好了,有这个响亮名头”
艾略特说“如果先生准备营建综合性大学,正好可以将此校作为下属的独立学院,就如同我们的拉德克里夫学院。”
目前独立学院的运营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看做艾略特校长一种前期的保险措施。
李谕说“我同意”
历史上,哈佛大学真的在上海建了一所“中国哈佛医学院”,不过仅仅办了4年就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