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理解你可以直接把后世的芯片或者集成电路看成放大无数倍的样子,大到随便一个电容电阻都有鞭炮那么大。
至于手搓无线电的过程,第一步就是手搓电路板。
各种电容、电阻之类的元器件都相当古老,变压器甚至需要手缠线圈。
在木板上稍微规划一下布置,再用墨斗弹线。
要不是穿越到了一百年前,李谕绝不会用这种只在后世工地上还在用的工具来搞电路板这种高科技产品。
额,可能又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墨斗弹线其实就是从墨盒里拉出一根线,线上带着墨水,拉直后揪起来再松手,墨线就会在板子上弹出一条直线。
李谕穿越前,这东西应该只在工地上还在用。
但如今是在木头板子上手搓无线电,用个墨斗弹线无伤大雅。
最神奇的是在木头板子上钻孔用的拉线钻,通过拉线转动,让钻尖在木头板上钻个空。
木工皇帝朱由校大呼内行好想玩
接着在孔上固定电子管的陶瓷座,然后固定扼流线圈、滤波电阻等。
布置好元器件,第二步就是连接。
用来连接的电线相当有历史的味道,外皮还是用的棉织布浸蜡来绝缘。
没有焊接烙铁的条件,接线柱只能用双层的,缠绕电线然后用钳子夹紧。这一步挺考验手艺,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接触不良,尤其是比较复杂的电源部分。
电路板的最后一步是安装调谐线圈和可变电容。
搞完这些后,再在木板基座前面立一块小木板,安装调频刻度盘和旋钮。
好在有买来的成品万用表这东西早就有了,用来测试电压。
整体工序的最后一步是安装几个电子管。
对了,为了增加音量,还要加一个留声机大喇叭。
一整套搞下来,看上去真心有点“赛博朋克”的感觉。
预热半小时,就可以开机了。
手搓无线电花费时间很长,连做带教,到下午才完工。
好在李谕面子大,占了下午的课程老师也没说什么。那些老先生甚至也过来瞅了瞅,可惜看不懂,尤其在看到李谕用拉线钻这种木工皇帝朱由校的工具后,都大摇其头“荒唐荒唐学科学就不懂历史不知道大明怎么没的”
李谕并不搭理他们,就算搭理,一句“大清又是怎么没的”就可以把他们憋回去。
此时几乎全校都围到了实验室,要看李谕带着一群学生在搞什么。
预热完成,李谕给在另一栋实验楼的唐国安打去电话“校长,开始讲话吧。”
紧接着,手搓无线电旁边的大喇叭就传出了唐国安的声音
“这里是清华园,我是唐国安,你们好下面我讲一下上次月考的情况”
好吧,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次无线电广播,就这么以校园广播的形式出现了。
虽然很原始、很简陋,只是无线电上的一小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