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可乐成分(3 / 4)

胡适挠挠头皮,有些不好意思道“都是意气用事,我现在明白了,教会拉拢教众全靠玩弄感情手段,真后悔”

胡适加入基督教会,是他对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极度倾慕的一个表现。

本来胡适在国内时一直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然后在美国的一次夏令营发现一名当年的同学入教后变得“言行真如程朱学者,令人望而敬爱”,于是产生了“奉行耶氏之意”。

只不过才加入半年不到,胡适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慢慢淡出了教会。

李谕有些好奇地问道“胡适同学,你为什么没有继续学农学”

胡适当初可是专门挑的专业,自信满满要学习农学。

胡适说“我刚来美国留学时,确实想钻研农学,觉得文章之类不过是小技,救国不中用。可学了一年后,实在不适合。不仅是我本人不适合学农,我也认为所学理论不适合中国的情况。”

李谕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胡适说“西方农业重在机械,千亩万亩良田才可施展开,而中国地多零散崎岖,不甚合适。”

李谕说“中国并非没有大平原,偌大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都适合开展机械种植。”

胡适苦涩道“但机械学又实在不是我的专长,还是转而学习更擅长的文学与哲学吧。”

赵元任突然说“文学在西洋各国确实难能可贵,但在中国则是明珠暗投,无所见长。以实际而言,似乎农学较为切用。”

胡适说“我家中兄长也劝诫过我,但本人心中还有投身政治的想法。我观察过美国政治环境,演讲非常重要,所以下定决心转投文学与哲学。如果将来能以文学发挥哲学精神,也不失为一项成就。”

赵元任说“以文学发挥哲学太慢不如直接以文学发挥政治之真理,要能做成,对治国而言,功效同样不小。”

胡适点头道“正有此意。”

胡明复笑道“研究文学与哲学更要博览群书,适之兄不能再老是作白话诗或者写书信了。”

胡适说“我自然会合理分配时间。”

嘴上这么说,但他在美国几年读书真的不多,主要是他的应酬太多了多到令人咋舌。

胡适自己统计过,单单1915年一年,就收信999封,发信874封,平均每天写两到三封信,而且许多信件还很长。

这时候写信不像后世电脑打字发电子邮件那么简单,每封信都要斟酌许久。

他给前文提到的陈衡哲五个月发信四十多封;给有暧昧关系的美国女子韦莲司发信一百多封;与此同时,还与另一个西洋女子瘦琴女士通信颇多。

胡明复作为其好友,劝诫过胡适好几次要多读书,不过胡适并没有改掉这个毛病,甚至博士论文答辩都差点出了问题。

这些能脱颖而出考上留美资格的绝对都是人中龙凤,胡适脑子很聪明,但大学期间“旁骛”过多。

到了晚饭时间,李谕与一众留学生到了一家餐馆吃饭。

饭菜还没上来时,胡适高兴地点了几瓶饮料。

“ca”他摆在了桌上。

其他几名学生都熟练地端了过来。

最新小说: 制霸异界的被动怪 我一拳轰开天 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踢我出少林,我灭佛你哭什么 初生的东曦,击碎黑暗! 从走山客开始,化身绝世妖皇 东京僚机王 我,成魔后,一剑撼天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