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激辩(2 / 3)

而且日本一直有这种盲目的自信,并且极度膨胀。

实际上这样只会激起国人巨大的反感,对日本的恨一直延续到百年之后,仍然没有消散的意思。

他们也不想想自己比英国差了那么多,英国花了百年都搞不定一个只有地理概念的印度,更何况日本这条徒有大嘴的瘦蛇,想吞下有着千年不断文化的巨象

李谕买了份报纸,发现就连美国人都看出了日本的适得其反,美国的通讯记者在英文报纸上分析了“二十一条”所激起的中国人团结一致的决心和中国经济与商业上的潜力。他相信此番中国努力发展工业,特别是棉纺织工业,可能会“维持久远”,因此对日本的主要贸易将会给予“致命的”影响。

因为此时的日本没啥拿得出手的工业品,主要就是纺织业。

他在新闻稿里写道“那么多中国人内心充满了国耻感,深切的怨愤和精神上的苦恨,使得抵制日货运动变得实际且必要,因为人民已下定决心尽量不买日货了。”

美国记者虽说对情况估计得过于乐观,中国人的确开始觉悟到救国的必要,可是对建设经济的努力尚且只是初步,毕竟没有工业基础;但那种仇恨,却是切切实实的。

李谕来到大同大学,与胡刚复一起安抚了安抚学生情绪,效果不是特别好,他们漂洋过海跑到日本,现在又漂洋过海回来,气头正盛。

只能说一点展望未来的话。但近期看的话,也没啥很好的未来,因为袁世凯要称帝了,那时候他们肯定又有得忙。

该有的革命少不了,李谕只希望他们能在革命之余尽可能多读点书,就算对革命本身,也有好处。

好在李谕的声望不小,学生们多少能听进去一些。

办公室中,胡敦复哭笑不得地对李谕说“要是我年轻几岁,也和他们一样。”

李谕笑道“年轻人精力旺盛,读书的同时搞点别的事没啥问题。而且也不能怪他们,谁叫北洋政府办的事这么让人上头。”

“从报道的消息看,袁世凯真的不想做总统了,到时候必然天下大乱,为了一己私利,置万民于水火之中,算什么皇帝”胡敦复说,“我看他必然留下骂名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最需要的不就是名声他到底怎么想的”

“逻辑上我也想不通,”李谕说,“可能是你我都没有参过政,理解不了,而政客要做的就是隐藏自己的内心吧。”

中国科学社目前国内总社已经搬迁到大同大学校园内,李谕与胡敦复顺便来看看。

科学杂志的发行保持着不错的水平,刊登文章的难度选择越来越纯熟,主要归功于有了名气后,投稿的人多了,不仅美国的留学生在供稿,日本、欧洲的留学生都有很高的热情。

刚到门口,李谕就听见编辑金邦正大声怒斥道“卖国贼,怎么连他都成了卖国贼”

李谕好奇地问道“谁是卖国贼”

“啊,院士先生,我不知道您回来了”金邦正放下手里的一篇稿件,起身说道。

李谕摆摆手“不用拘谨。”

金邦正把一堆稿件递给李谕,然后说“自从日本国提出该死的二十一条后,美国留学生们群情激昂,学生联合会所办的中国留美学生月刊做了大量报道,一连几期都有大量篇幅讨论这个问题。”

李谕翻了翻稿件,留美学生的情绪没比留日学生好多少。

有的学生说应该斗争,仿效比利时的抵抗,而不应像朝鲜一样被日本征服统治;有的主张不应被“日本化”;还有一些人认为,目前国内的危机,需要各人“放弃自己前途的原定计划”,做“重大的牺牲”。

其中一篇有代表性的社论说“我们应该做对国家最有贡献的事,如果必要的话,甚至牺牲生命。中国现在需要能干的人才比需要任何其他东西更为迫切。因此,我们的责任十分简单回国去”

只不过一战时期船票不好定,价格又涨到天上,远非日本回国那么方便。

既然一时之间回不了国,他们就利用节假日,到美国的军事营地受训

最新小说: 浪逐天下 制霸异界的被动怪 我一拳轰开天 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 踢我出少林,我灭佛你哭什么 初生的东曦,击碎黑暗! 从走山客开始,化身绝世妖皇 东京僚机王 我,成魔后,一剑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