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立马说“千万别什么都当得,就是图书馆长当不得”
蔡元培说“只是名誉的,不需要负责具体事务,不然你捐这么多书”
“你要是让我当,我就不捐了”李谕说,“不过我可以推荐一个人,李守常。”
就是李大钊。
蔡元培说“守常确实不错。”
李谕赶紧松了口气。
除了使用新人,目前已经在文科院的钱玄同、沈尹默也是蔡元培非常看重的。
沈尹默开了个书法研究会,李谕来北大开讲座就时不时找他传授点经验。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混,字写太差真的很没面子。
沈尹默作为民国顶级书法大家,为人和善,针对李谕那手烂字,沈尹默每次都会逐个讲解如何用笔。
得到这种书法名家指导,李谕再不济也能达到写春联的水平。
话说旧时代练字真的不容易,根本不像后世一样,随便在手机上一查就能找到任何你想找的字帖。
古时候有条件收藏拓本字帖的绝对是有钱人家。明清的皇帝书法都很好,就是因为教育环境好,从小就有最顶级的书法名家教授。
蔡元培重视新学,但不极端,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书法就是毫无疑问的精华之一,所以十分支持。
“沈先生,有时间别忘了也指点一下本人的书法。”蔡元培说。
沈尹默道“校长过谦了。”
陈仲甫正好赶到,听到后大笑“沈老弟的书法看来有不小长进连校长和院士阁下都向你求教。”
沈尹默笑道“是他们两位抬举在下。”
陈仲甫的书法水平同样相当高,宣统年间时曾评价沈尹默的书法为“其俗在骨”。当时的沈说不出什么,辛苦练了几年,早已今非昔比。
蔡元培说“仲甫,你来了就要担下文科学长之职,万万不可推辞”
“可以,”陈仲甫说,“但校长要答应我在校园里继续办新青年杂志。”
蔡元培说“你把编辑部搬过来我也不会说什么。”
陈仲甫说“既如此,我肯定不能推辞。”
蔡元培又小声说“此后记得多提拔一些新人。”
陈仲甫说“我明白。”
过了一会儿,章太炎的大弟子黄侃突然破门而入,大声说道“听说来了位新的文科学长”
蔡元培随即说“介绍一下,就是这位陈仲甫先生。”
黄侃冷冷道“原来是个区区桐城秀才,何须如此兴师动众”
说完竟直接拂袖而去。
场面有些尴尬,蔡元培连忙对陈仲甫说“仲甫莫怪,他就是这个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