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有些尴尬,问道“不是民意是什么”
陈仲甫说“我只是认为对德宣战对我们有利。但这肯定不是民意。此外,我不赞成以民意决定一些大政方针。我们要看清,共和、民主对于我们来说是新事物,很多人理解并不深刻。如果什么事都由多数的民意决定,您就看吧,留辫子、裹小脚、复科举、辟帝制难保不会有多数人赞成。”
伍廷芳哈哈笑道“果然是仲甫你的这番话让我也如醍醐灌顶。”
蔡元培听了陈仲甫的话,眉头有些展开,他总算让文化圈压倒了政治圈。
李谕也是越发感觉陈仲甫不一般。
这种话也就他能说。
而且他提前一百多年看清了一些本质上的问题。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其实大部分时间不是最佳人选,首先舆论可以被控制,民意更是能够被左右;再者,大部分普通人“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所以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对。
这种问题展开就有点复杂了。
李谕胡思乱想的时候,伍廷芳对他说“院士先生,您身为全国科学之领袖,在举国都谈民主与科学的当下,您的地位更是无上的,对这件事有什么要说的”
伍廷芳先给李谕上了个大帽子。
李谕笑了笑“我正在考虑如何全盘接收上海的拜耳药厂,那样我就能够以更高效的方式加快生产,造福社会。”
伍廷芳听出了李谕话中意思,“先生不仅支持对德宣战,想得更多了一步,在下佩服。”
蔡元培咳嗽了一声“咱们还要不要聊点文化的话题”
伍廷芳已经达到目的,忙说“应该,应该的”
李谕则先给蔡元培道了个歉“蔡校长,我把何育杰丢在美国了。”
蔡元培一愣“丢在美国了”
李谕说“哥伦比亚大学一定要留他做一年客座教授,美国科学院聘他为外籍院士后,也有至少十场讲座要开。”
蔡元培无语道“北大好不容易有这么出色一个物理教员,我当初还说你不要挖墙脚,没想到直接给送去了美国一年”
李谕说“又不是不回来,而且就现在的校风,缺他一年无妨。”
蔡元培说“我可告诉你,下不为例,以后必须提前给我打个招呼。”
李谕赔笑道“放心吧,以后我帮你再培养几个院士出来。”
蔡元培满意道“这还差不多”
其实现在北大的教员中,连博士都没有,马上来的胡适是头一个。
沙龙结束后,李谕开车顺便送梁启超回家。
路上,梁启超问道“疏才,你刚才美国回来,那边什么情况”
李谕说“还能怎样,都在报纸上登出来了。”
梁启超说“现在的人心很难猜测。前几天安徽督军倪嗣冲来京城,他是总理段祺瑞的亲家,一开始不知道段总理的意图,到处宣扬对德宣战一定会亡国,还说我是亡国文妖。后来他知道总理也主张对德宣战后,态度立马大转弯,变成了一个坚定的主张派,还大声疾呼,对德宣战应该无条件同意,并且越快越好”
李谕笑道“哪是什么主战派,他分明是看脸派。”
梁启超叹道“他是段总理的亲家,都如此首鼠两端,很难想象其他督军团会有怎样的想法。”
现在段祺瑞一直背靠各省督军组成的督军团的支持,隐隐有了军阀乱政的预兆。
当然,李谕知道眼下最麻烦的还是徐州的张勋。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