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许久,他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走了。
文科跟理工科不一样,他上一次在选择高校和专业的时候就研究过,理工科对应的市场需求和学术需求都更加有量化标准,文科则比较虚。文科走学术路线,大部分情况下,二十八九岁读一个博士学位出来,要么去做一站博士后,要么就直接找教职,基本上讲师起步,工资低,也很难出头,比起理工科,文科的行业影响力与你的资历还挺挂钩的。
不走学术路线,文科的就业方向要比理工科更加广泛,但更加有限。就业市场每年都在变化,但文科的定位就在这,除了法学、金融等几个对口性非常明确的学科,大部分的人文学科学出来,都不像理工科那样,都一个直接对应的行业。
大学的专业选择,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
很多人毕业之后就业方向跟专业不同,可那不意味着专业知识对他们的人生毫无影响和作用。
没有几个人敢说这句话。
陆严河在思考,大学对于他的意义是什么。
他以后肯定是要做艺人的,无论读什么专业,都无法绕开这条线,那他去读一个对口性、专业性非常高的专业意义不大。
那大学的意义看上去就是以下几点去考虑
1给自己的未来留一条后路,艺人万一做不成了,他还能有一技之长。
这一点只能不考虑了。文科专业,很难有这种一技之长的积累,哪怕是法学,做律师,你四五年不在这个行业内混,那就没有任何的积累,也不会有人找你。
2对自己的演艺事业帮助很大。
这一点需要认真考虑考虑,就像陈梓妍给他请表演老师,不仅请了何淑怡这样实操性很强的老师,也给他请了张鸣这样的理论派,就是为了提高他的认识,建立一个更高的表演认识。
3他自己的兴趣。
辛辛苦苦地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两次备战高考,这一次终于能够好好上一个大学了,他想要学什么,想要了解什么,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知识。
陆严河思考了许久,有了几个备选的答案。
艺术、文学或者历史。
这都是一看上去跟这个社会有点脱节、有点虚头巴脑的专业。
可是却是能够帮他沉淀和积累的专业。
至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陆严河想了很久,觉得他想要了解什么,认识什么,都跟文科没关系。他对文科的认识,全部都建立在备考的基础上。要说喜欢、热爱陆严河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数学一点,更有意思。
李治百和颜良跟着周平安进了他的办公室。
周平安在椅子上坐下,看着他们好几秒,也没说话,让他们两个人莫名有些压力大。
李治百轻咳了一声,说“平安哥,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啊”
“陆严河还跟你们住在一起呢”周平安问。
“对啊,都一块儿这么几年了,你不会让他这个时候搬走吧”李治百问。
“这个时候让他搬走干什么,他现在不搬走,过两个月也要去学校了。”周平安无奈地看着他们,“我之前想要让他离开公司,那是因为有特殊的原因,现在他已经不在我手下了,我对他也没有什么偏见,你们用不着看我跟看个凶神恶煞的敌人一样。”
李治百马上问“那是什么特殊的原因啊”
“这就跟你们没关系了,总而言之,你们只要知道现在他不在我手下,跟我没有关系,我对他也没真有什么偏见,不用再担心我坑他。”周平安叹了口气,“说起来,你们自己也要多注意一点,到底不是同一个经纪人带的艺人了,又年纪相仿,以后你们就是竞争对手,我知道你们现在关系好,感情好,当彼此是兄弟,可在这名利场上,多的是兄弟反目成仇。”
李治百直接对周平安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