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择日走红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卷

第七百七十五章 卷(2 / 5)

据说,京台跟maxe签的《六人行》第一季的播放协议已经到期,maxe光是为了第一季的播放权续约,就又再支付了五百万美元——仅仅只是续约三年。

陆严河听到这个消息,眼皮一耷拉,只能告诉自己,京台也就占便宜这点能耐了。

这几年,京台真的是越做越差,日趋落寞。

守着《十七层》这个独苗苗,其他的大项目,无一例外,全部未达预期,被流媒体时代卷得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如果不是还有一个蒋兰在这里想尽办法地造新血,京台估计早就沦为流媒体的播放平台了。

现在很多电视台就是这么一个定位。

他们压根没有底气去做独播甚至是联播了。

都是视频网站上线播完了,再到电视台播一轮,美其名曰“上星”,实际上,就是制作公司“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其中一个销售渠道了。

陆严河也确实为此敬佩蒋兰。

她手握《十七层》这个系列,却顶着京台内部的压力,坚决不允许盲目开发,到目前为止,也只有陈品河主演的那个衍生剧进入实际制作阶段,就是为了确保《十七层》这个系列能够细水长流,让京台不至于全线崩溃。

当然,陆严河担任监制、连备导演、颜良主演的《江宴》,则是蒋兰手中的另一个大项目。

这也算是陆严河变相又跟京台合作了。

但是陆严河并不介意。

因为他也好,他的朋友们也好,都从这个项目里,赚到了自己应得的,谁也没吃亏。

关键是,这是一个好故事,陆严河认为,对于演员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演的项目。

对于连备来说,这也是一个让他可以更上一层楼的导演作品。

至于说《江宴》到底能不能给京台赚到钱,应该是能的,毕竟这样一个阵容的大项目,没有播出,光是版权和广告费就已经有预定金进账了。但是能赚多少?能像《六人行》这样暴利?那估计是不行的,这部剧光是制作成本就不止2亿。

每个人收片酬,那都是实打实按照市场价收的,一点儿没客气。

陆严河自己也一样,收监制费,收得一点不手软。没有他,《江宴》根本不可能形成这样的全明星阵容。

京台难道看不出来,自己在这样一个大项目上,盈利空间有限吗?

电视剧的收入天花板就在那里摆着,又不是电影,天花板居高无比。但是,京台能拒绝这样一个项目吗?不管京台内部其他人到底是不是鼠目寸光,反正蒋兰很清楚,京台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证明自己仍然能够做出一个顶级项目,有跟广告商们议价的权力。

广告商买单,买的是“预期”,而不是跟电视台根据播出成绩“分账”。

所以,要是京台还能做出《十七层》这样的热播剧,ok,广告商对你的信任就高很多,就更愿意买单。说句实话,广告商们他们哪里有那么清晰的数据去证明他们的广告转化率有多高?

每个品牌的广告预算摆在那里,怎么证明他们的预算花对了,花值了?很简单,只能用收视率、播放数量等可以量化的数据来写报告啊。但换言之,就算这个项目的数据没有那么漂亮,广告商又会有什么实际的吃亏吗?反正账面上是不能即时反应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京台必须要有站得住脚的爆款影视剧,还要能跟广告商们维护好关系,让他们愿意把自家的广告预算,多拿一点花在京台这里。

所以,这样一套运作逻辑下来,《江宴》盈利空间有限?那没有《江宴》,这些广告商还愿意来投吗?对那些普通的小项目,他们还能“意思”一下吗?

蒋兰的算盘打得很清楚。

甚至,陆严河在拍完《十七层》第三季以后,都已经跟她、跟京台冷落这么久了,她仍然锲而不舍地、隔三差五地“嘘寒问暖”,努力去缓和跟他的关系。陆严河的每一部电影,她一定会时不时地买一次播放权,在京台播放一下。

最新小说: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直播:我说没杀过人,测谎仪响了 异能:血液操控!血条越少越无敌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替弟从军成将军,归来问我要战功 冷艳总裁的假冒丈夫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