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需要观众的口碑,而不是评论家的口碑。
评论家只会觉得这部电影太庸俗。
它不够尖锐,既无法像《失恋33天》一样讽刺性地戳破一些假面和伪装,也无法像《情书》一样用一种诗意的电影语言,构筑一首能撩拨每个人心弦的暗恋之歌。
-
看看《舟》《热带雨季》和《三山》这些电影就知道了,西图尔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电影。
艺术性极强,但在电影内容之外的层面,又有商业性——比如名导,比如大牌影星,比如题材以及风格的极度个性化,全世界只此一家。
稀有也是某种商业性。
陆严河并不跟罗宇钟、于孟令他们一起去西图尔。
他一个人去。
罗宇钟、于孟令和温生明三个人会一起提前两天在西图尔会合。
陆严河则是只能赶首映礼,以及参与首映礼之后的媒体见面会,这两个环节结束以后,就得匆匆往回赶。
好在《原来的父亲》拍摄完全不受影响——
真要是状态不对,黄天霖现在仍然干得出让陆严河一场戏演三天的事。
非常夸张。陆严河那个时候都在想,连刘毕戈都不至于让他一场戏拍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是完全在逼他,把他的情绪和状态都逼到一个生理性烦躁和恼火的境况,去捕捉那一点返璞归真。
所以,陆严河倒也不用担心自己出去这两天,会影响到自己回来以后的表演。
黄天霖打定主意不赶工期这件事,对演员来说,确实是福音。
很多的戏,演员自己在演完之后都是不满意的,想要重新来一条。然而,其实没有那么多机会给你重来。重来是要额外钱的,真正敢让你一遍遍重来的导演,某种程度上,是在拿大家的资源往你身上砸,就期望着能砸出一个响儿来。
你像《飓风2》或者是《无神》这种投资的电影,哪有功夫陪着你一场戏拍个三五天,就因为你的表演不对有这个功夫也没有这个钱陪你烧,超一天工期,就是一天的工钱。
-
至于《舟》在西图尔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应,陆严河这一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有一点成功太多次以后的自以为是,他总觉得,《舟》这部电影不可能反馈不好。
它太符合电影节的审美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