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咱们的刘厂长和刘科长看上去一本正经,这些年竟做出这么多不堪的事!”
“是啊,幸亏有李专员,要不然,咱们厂以后可就有苦日子过了。”
“没错,才几年时间,以前咱们厂每个月都发奖金,现在不但没奖金,还被欠了好几个月工资。”
“虽然他们俩被抓了,但新厂长是谁呢?
要是新厂长来了还这样,咱们厂岂不是还是发展不起来?”
老实说,电视机厂后续的事跟李卫东关系不大了,毕竟他这次的目的是把两个技术工人带走。
但陈主任亲自来到李卫东的办公室,说道:“李专员,我知道求你这件事不太合适。
但我在这个工厂几十年了,对厂子感情很深,希望你能向上级推荐一个优秀的厂长来管理咱们厂。”
李卫东正在喝茶,听到这话,放下搪瓷缸子,抬头看了陈主任一眼:“老陈,既然你这么说,说明你心里已经有人选了。
这样吧,你把人选讲出来,我听听是否合适。”
陈主任这次显然提前做好了准备,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份材料递过去。
“目前我们电视机厂有五个副厂长,除去被抓的周副厂长,还有四个副厂长。
这几个副厂长里,业务能力最强的是王副厂长。
王副厂长也是本地人,是咱们厂学历最高的,是大学生。
当年毕业之后,他本来能留在京城,却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咱们电视机厂。”
看着材料上王厂长的详细情况,李卫东皱起眉头,说道:“老陈,这个王厂长学历高、有技术,但这些年担任副厂长,没做出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你觉得是为什么?”
陈主任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不过他确实不知道原因。
“还请李专员赐教。”
李卫东笑了笑,说道:“王厂长这种人,是标准的书呆子。
他本身思想觉悟没问题,但眼高手低,很难和工人打成一片,也不懂变通。这种人可以当副厂长负责技术,但没办法当厂长。”
李卫东并非杞人忧天,在那个年代,能当厂长,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的大家长,需要因地制宜。
陈主任瞬间明白了,点了点头,说道:“看来王厂长不行。
那么胡副厂长呢?他是主管后勤的副厂长,听说手腕灵活,在厂里面名声最好。这么多年,有人骂刘厂长,也有人骂周副厂长,但从来没人骂胡副厂长。”
李卫东又拿起资料看了两眼,笑了笑:“你觉得为什么没人骂胡副厂长?”
这一次,李卫东没等陈主任开口
接着说道:“原因很简单。他身为负责后勤的副厂长,不想着严格管理后勤供应,却靠着有利地位,经常用后勤处仓库的东西收买其他领导。”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