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不懂,太祖他”朱高炽摇了摇头,身上打了一个哆嗦,朱标去世的时候,朱高炽不过十四岁,虽然他出生的时候,朱棣早就已经去就藩了,但是他还是曾经跟着朱棣回京给朱元璋贺过寿的。
所以,他也曾见过那个早早就没了的完美太子,他爷爷口中的完美继承人,也就是他的亲大伯朱标的。
朱标为人很好,平日里一副温和模样,就是对着他们这些小辈也是笑意满满,当时他还小,跟着几个其他藩王的嫡长子在一起胡闹,曾经有一次胡闹过了头,被他皇爷爷朱元璋发现了。
朱元璋大怒,要让人把他们带下去打板子,还是他们大伯朱标上前拦了下来,然后把他们几个带回了太子府,说是教育,实际上却是请他们吃了一顿好的,然后讲了讲道理,至于惩罚却是带着他们跑去京郊的田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作为惩戒。
别的人有没有感触他不知道,但是朱高炽却是从那时起就有些崇拜起了那个大伯,不只是这次的“救命之恩”,主要是他发现平日里哪怕是对他皇爷爷,开国皇帝朱元璋都颇为不满的父亲朱棣在对待朱标的时候,却是一副天下第一好弟弟的模样,虽然偶尔说话也会夹抢带刺,但是如今想来,那些话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关心。
而在朝堂之上,朱标的行为堪称圣人,政事上虽然有所不足,魄力上虽然有所欠缺,但还是因为年纪太轻,且他的父亲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压力太大所以摆脱这层束缚而已。
实际上,同年龄中,朱高炽自然不如他这位大伯。而且,他家大伯可是历朝历代都少有的那种,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朝堂大臣,甚至是民间百姓都在夸赞的太子。
整个中原,历朝历代之中都没有这样的存在,最神奇的还是朱元璋和朱标之间的关系,朱元璋几乎完全不在意自家儿子执掌大权,甚至于还经常削弱自己的影响力,只为了推儿子上位。
朱高炽曾经听他父亲朱棣说过,他爷爷心中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朱标,另一个叫做其他。
对于其他儿子而言,有一点僭越都不行,但是对于朱标而言,别说区区僭越,就是哪一天,朱标带着皇城大军包围了皇宫,逼着朱元璋退位,再来一次所谓的“玄武门之变”,朱元璋估计不仅不会生气,愤怒,说不准还得亲自跑过去把城门开了,把他儿子迎进门来,捧到皇位上。
就是这样还不够,若是他儿子登基后,还有人敢说他儿子不好,哪怕是朱元璋自己的支持者,朱元璋也得亲自拿刀把人砍了,就是这样。
实际上,朱标看似温和,在某些是上午都有自己的底线,凭借着他自己也确实镇得住朝堂。就连传闻中之前立功无数的名将蓝玉,在朱元璋面前也孤高自傲的人,在朱标面前也温和不行,对朱标堪称言听计从。
私底下有过传闻,蓝玉出征的时候收了不少义子,这些义子们仗着蓝玉的势干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朱元璋多次派人去申饬,蓝玉都视之不见,后来还是朱标动的手,甚至于最后还把蓝玉本人给绑在椅子上,抽了一顿鞭子作为惩戒。
他父亲朱棣打进京城之后曾经感叹过,也就是当年蓝玉他们这些名将死的太早了,但凡有一个在,他们也不至于这么快拿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