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再反对,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行吧,你自己选的路,你自己扛着。但八极拳的功课不能落下的。”
“知道了,爸。”许景明点点头,继续低头吃饭,心里却琢磨着明天怎么才能背得快一点。
暑假一天天过去,许景明几乎每天都泡在希望武馆里。那本厚厚的《道德经》之后,少年馆主又随手丢给他《南华真经》、《冲虚真经》、《文子》、《庚桑子》等一系列先秦道家的典籍,内容一本比一本艰深晦涩。
许景明就这么硬着头皮背了一个多月。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头晕眼花,到后来渐渐能流畅诵读,甚至对一些重复出现的玄奥词句有了些许模糊的感觉。虽然他依旧完全不明白背这些和“打架”或者那听起来就吓人的“九转七返大还丹”有什么关系,但他憋着一股劲,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一个多月的经文背诵,不知不觉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或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是那些古老文字中蕴含的宁静致远的意境潜移默化,许景明整个人的气质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说话不像以前那么急躁毛躁了,做事也沉稳了不少。眼神里少了些少年人的跳脱,多了点沉静思考的味道。有时候在家里,他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偶尔嘴里还会无意识地冒出几句“上善若水”或者“大道泛兮”之类的话。
这种变化,许家人都感觉到了。
饭桌上,许洪看着儿子慢条斯理吃饭、不像以前那样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对妻子嘀咕:“你看他,去那个怪地方待了一个暑假,都快变成小老头了。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味儿。”
母亲也点点头,有些担忧:“是啊,感觉和咱们家这练武的氛围有点格格不入了。坐在那儿安安静静的,倒像个读书人。”
爷爷许桂顺倒是看得开,呵呵一笑:“像读书人有什么不好?练武的也不能只会打打杀杀。景明这气质沉下来了,是好事。就是不知道那馆主到底卖的什么药,光背书不练功,终究不是个事儿啊。”
许景明听到家人的议论,只是默默吃饭,没有辩解。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但他能感觉到,那些拗口的经文似乎正在他脑子里沉淀着什么东西。虽然依旧不懂,但他隐隐觉得,馆主让他做这些,或许真的有他的道理。
他现在只想知道,这经到底要背到什么时候?那传说中的《九转七返大还丹》,又到底是个什么练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