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明王朝,除了原本科举和新学科举之外,在不久之前还重新恢复了京师太学和国子监。
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下了诏书,凡天下学子,不论出身年龄,只要是忠顺良民,一概可以到京师参加考学,凡是通过考学者,都可以进入太学或者国子监进行学习。
所有考上太学或者国子监的考生,都可以在京师免费吃住用度两年。
条件一开出来,天下许多有志于科举,但又没有做好准备的学子士人,纷纷涌到了京师考学。
毕竟,考取太学和国子监的概率,可比科举大多了,自然就容易一些。
太学和国子监的教习老师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水平,能够更加轻松的考上科举。
所以,应天府的官兵对于全国各地永进南京的举人学子们就并不感到奇怪。
应天府城门的守卫,对于这些从全国各地来的学子早已经是见怪不怪。
他们看到赵敏是河南学子之后,也就放下了戒心,简简单单一番盘查了核实身份后就放赵敏进入了应天府城内。
进入应天府成立之后赵敏,就看到应天府城内两侧商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
“这江南的富裕果然是如世人说的一般。”
赵敏看着街道两旁林立的商铺,心中不禁发出了感慨,这一派繁荣景象,根本看不出是一个穷兵黩武的王朝京师,反而一派安乐的气息。
金陵城内的景象,让赵敏对朱元璋朱瀚兄弟的才能大起好奇之心。
这一番繁华景象,若是没有一身本事,根本就是不可能把金陵治理的如此繁荣。
赵敏初来乍到,先是找到了一个客栈住宿。
店小二看到衣着是一个士人,立刻又是问道,“客官刚来金陵,可是为了入学太学国子监”
“是的。”赵敏点头道。
“那客官今日可是来对了,京师太学明日有公开课,公子若是想去,小人可以代公子去买个号,保管坐个前排好位置。”店小二说道。
“什么公开课这是什么东西”赵敏一脸疑惑。
“不论是国子监,还是太学,里面的教授先生们,每一个月都会有两次公开授课,凡是购票者,都可以进去听课。”店小二说道。
“什么公开卖课啊,这简直是有辱斯文”赵敏立刻怒道。
她虽然出身蒙古人将领家庭,但是自从祖父辈就在中原生活,父亲察罕帖木儿也是有名的饱学之士,赵敏自小受到的儒家教育可谓淳厚,自然见不得这种把才学当成商品售卖的行为。
哪知道,店小二却是见怪不怪,说道“客官你这话说道,英王定下的规矩,既能让太学教授们多赚些养家银子,又能让学子们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去深学,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赵敏听到这个店小二言语不俗,竟然还会冒出来两个成语,顿时就是更加好奇。
“你说,这公开讲课,还是你们,哦,我们大明英王设定的”赵敏问道。
店小二一听,顿时大为自豪,说道“那当然了啊咱们这位英王殿下,无论文武才学,还是人品为人,那都是忠臣良将皇国戚的典范而且,英王殿下也经常去太学听那些教授大儒们讲课呢”
“英王朱瀚也会去听课”赵敏立刻捕捉到了这个重要信息。
她已经知道,如今大明皇帝朱元璋去了西征陈友谅的湖广前线,在金陵城中只有一个英王朱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