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称臣纳贡的提议,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反对,通通都是接受。
脱脱恭顺的态度,让朱元璋非常的欣赏。
当即赏赐了脱脱一些官服和银币,全都是最新铸造的大明洪武通宝银币。
除了一些大明的勋贵之外,一般人是获得不到这些银币的,所以脱脱对于这些赏赐是万分感激。
东察合台汗国对大明称臣纳贡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而且双方还约定,在攻打消灭了西北的元朝残余势力之后,将会在沙州、甘州和兰州一带,展开大规模的贸易互市。
对于日益繁多的军政事务,常遇春却有些感觉力不从心。
他是一个只知道行军打仗的武将,对于如何与东察合台汗国搞好关系,一起联手对付蒙元残余势力,却并不怎么在行。
所以对于西北兰州的主将,朱瀚便有了不同的想法。
“哥,我觉得常遇春在西北,行军打仗方面还是很好的,但是,现在与东察合台汗国一起联手,可不仅是军事上的事情要处理,有许多政治和贸易上的事情,都需要一个更加稳妥的主将去主持兰州的防务。”
老哥朱元璋听后,也是点了点头说道“常遇春这个人,是大将之才行军作战猛如虎,就是脾气有些急躁,恐怕还真的不适合在兰州主持政务,你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朱瀚想了一下,也觉得大明如今这种军政复合人才实在是不多。
除了一个徐达之外,朱瀚也想不出其他的人选。
他向老哥说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听后也是点点头道“让徐达重新回到西北主持军政大事,常遇春还是给他做副手,只不过徐达走了,北平的事情要交给谁处置呢”
对于这个问题,朱瀚却是并不担心。
他用手一指自己的说道,“我去吧,就由我去北平坐镇。”
听朱瀚主动请缨去北平行都司坐镇,老哥朱元璋有些依依不舍。
“北平距离咱这那应天府太远了,你去的话咱这边儿可就没法再给你好好商议国家大事了啊。”
如今大明四面出击,每个地方的行都司主将,可不是只会行军作战就行,必须军政两手都要处理完善的人才。
所以就算老哥朱元璋再舍不得。
北平行都司的事情,如今也是非朱瀚亲自去坐镇不可。
在处理完了应天的事情,朱瀚便与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者脱脱一起离开了应天。
他们先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向北,一直抵达到了山东临清,然后在这里分开。
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者脱脱在大明军队护送下,沿着陆路向西,进入关中然后返回兰州,最后再抵达他们的东察合台汗国,把与大明的朝贡结盟带给了东察合台汗国可汗秃噜黑贴木尔。
而朱瀚则由临清继续沿着运河北上,一路来到了北平。
此时的徐达也已经得到了朝廷发来的调令,徐达已经把北平行都司的一切军政事务处置妥当,封存了印信和令箭,等待朱瀚前来接收。
刚一见到徐达之后,朱瀚也是非常的感慨,因为短短数个月不见,徐达竟然比之前又是消瘦了一圈,可见在北平的事务有多么的繁忙,把徐达这个大明第一猛男都给累成了这个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