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照进皇宫的殿堂,气氛却不如外面的阳光明媚。
太子朱标穿着金色龙袍,步履沉稳地走入大殿,四周的文武百官纷纷行礼。
朝堂上,今日议事的主题依旧是太子军昨日演习的结果。
“太子殿下,昨日之演习,虽说胜利可期,但其中某些战术部署却显得有些冒险。尤其是西翼调动失误之事,不免让人心生疑虑。”
一位年长的大臣,左手持折,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啊,太子军的指挥如此大规模失误,岂不让敌人乘虚而入?”
另一位文官接话道,“虽说演习并不是真战,但若朝中的敌对势力乘机挑衅,岂不是得不偿失?”
朱标心中微震,目光扫过各位大臣,心里有些焦躁,但仍然保持冷静。
“诸位大人所言有理。”朱标站定,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严。
“昨日的演习,虽有失误,但却无大碍。事实上,那些‘失误’,正是我特意安排的。”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看向朱标,不少人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原本以为太子会为自己的失误辩解,没想到竟然直言承认。
“太子殿下,您是说……那失误并非偶然?”一位大臣迟疑地问道。
朱标深深看了他一眼,语气平和:“正是。战场上,变化莫测,若只图一时完美,反而容易让敌人放松警惕。我特意安排了这一‘失误’,让朝中的各位清楚地看到——即便在局势出现问题时,太子军依然能迅速调整应对,恢复战局。这正是太子军在未来战争中的最大优势。”
然而,最让人感到震动的,莫过于一位夙来与太子关系疏远的大臣——内阁首辅李元。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太子此言,倒是出乎我意料,既然如此,您认为‘失误’之后的‘补救’足够令人信服吗?太子军真能做到无可挑剔的指挥吗?”
朱标望向李元,心中微动。这一位老成持重的权臣,才是他真正的挑战者。
“自然可以。”朱标微微一笑,语气笃定,“太子军所犯之错,虽有些许混乱,但若换作他军,恐怕早已满盘皆输。太子军能在一时错乱中迅速恢复,便证明了其指挥之才。”
李元缓缓点头:“既如此,太子可否给本朝一些具体的解释,以证太子军的指挥能力和稳重作风?”
朱标沉默片刻,旋即说道:“我将安排一次实战演习,届时所有大臣皆可前来观战。只要朝中有任何人不信太子军的能力,我愿亲自示范,向所有人展示。”
李元眼中闪过一丝深邃,他微微一笑:“好,太子若能如此自信,臣自然无异议。”
朱标回到太子府,顾清萍已等候多时。
她见太子神色不宁,低声道:“太子,今日的朝堂之议,恐怕不止是简单的指挥问题。李元他,显然早有预谋。”
“我知道。”朱标微微皱眉,“李元是个老狐狸,他不可能轻易被说服。”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烁着一丝坚定,“但这正是机会。若我能通过这一场实战演习,证明太子军真正的战力,那么朝中一切对我不利的声音,都会烟消云散。”
顾清萍凝视着朱标,神色复杂:“可是,这样的实战演习,难免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