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没啥经验,就从110千伏的变压器到220千伏的变压器上寻找灵感,各种绝缘材料,各种仪器设备,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杨涛默默的听着,脸上没有变化,但心里多了份认同。
“我们经过多年努力探索,终于设计出一款变压器,也就是我们提出的330千伏的超高压变压器。”
“您别看这只是多出来110千伏,但里面的技术难关可不是一般的大!”
“为了克服难关,我们厂一千多号人,多年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一个人喊苦!”
“为的就是尽快的,完成任务!”
“因为我们知道,早一天做出来,就可以早一点让电送到需要的地方,就能让革命建设快一点!”
听到电话里传出的声音,语气中隐隐透着的哽咽,杨涛深吸一口气,随即道,“胡厂长,你的,我深有体会!”
“当初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技术积累,没有外部支援,没有方向,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我们还是这么过来了,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的变得更好!”
“我相信,咱们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我更相信,电炉厂的同志跟我们都有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为了革命,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的觉悟!”
听到杨涛的声音,胡兰握着话筒的手有些颤抖。
毕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在研究的道路上是同行人,更容易共情。
“杨部,感谢您的理解!”
“真的,不是我矫情。”
“实在是,这些年很多时候,尤其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时候,我们自己这心里都,都觉得酸啊。”
胡兰长长呼出一口气,感觉整个身体都轻快许多。
或许,这就是被理解的力量吧。
胡兰收拾心情,然后继续道,“杨部,这变压器中最重要的就是那线圈。这玩意就是变压器的心脏啊!”
“要是这心脏承载不住高压的巨大冲击,那什么都是空话!”
“我们以前用的220千伏变压器,线圈采用的是单根的,纠结式线圈结构,可现在要用330千伏了,这种结构根本承载不住!”
“所以我们研究设计出承载能力翻倍的插花纠结式线圈结构,按照设计理论上,可以承载1175千伏的超高电压冲击。”
“也就是挨雷劈后,不会被劈坏了,这样才能放心用!”
杨涛默默听着,想起时候一到了下雨打雷的时候,看着看着电视就没电了。
他不知道是不是这方面的原因,但肯定有里面的问题。
同时心里也清楚,接下来就是问题点难点了,这点郭秘书也跟他过,但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
“这心脏,就是最大的问题。”
胡兰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杨涛立马回道,“胡厂长,你直!”
此刻,杨涛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他相信自己的同志会全力以赴,但也要考虑现实的残酷。
“好。”
“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将这数万米的扁铜线制成几吨重的线圈,而且还要求每一处的正负公差不得超过一毫米。”
“如果做不好,就容易被高压电击穿。”
“可现在我们用的绕线机根本达不到我们需要的精度要求,而且还都是老旧设备,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问题!”
“如今,我们正在尝试人工手动缠绕,也完成了部分工作,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底就能做出来,然后交给水电站那里。”
“但这样的话,您需要的超高压变压器,就得往后推,甚至可能,得,得明年年底才能交付。”
胡兰完,两人都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杨涛才开口,“手工缠绕,有把握吗?”
胡兰苦笑,“把握是有的,关键是,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能用的办法。”
杨涛再次沉默,随后才回道,“胡厂长,明年年底,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