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因为吃足了二战获取到的战争红利,有了黄金时代的二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期,可是从1945年到今天,这些战争红利已经被消化的差不多了
岛国,一直处于在米国的资金与技术、物资等大力支持下,经历了50、60年代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期,非常顺利的来到了70、80年代的经济发展繁荣期,直到80年代末,达到了巅峰期。。
近些年,米国一直都是岛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国。。
70年代初,米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米元面临大量贬值的压力,日元在几年的时间内,就增值了近一倍
再加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给全世界都打蒙了米国与欧洲的这些金融、经济发达国家完全没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反观岛国,大卫不了解岛国是如何克服石油危机的这段历史,可是他知道,岛国在几次石油危机当中,经济发展、增长方面并没有被拖累多少,也没有出现米国、欧洲各国现在所面临的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等问题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差不多就是今、明两年时间里,岛国公布财报之后,被人们喊出来的
曾经的米国小弟,岛国人民。。也因此,心底已经压抑了许久的狂妄与野心,被释放了出来。。
那句我们可以买下全米国。。
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
那些处于巅峰时期的岛国大富豪们,用散发着油墨的钞票,狠狠的给高傲的米国老大哥上了一课。。
不就是钱么。。
来,你过来,让我用钱砸死你
呵呵
---
会客厅内。
二号“沉思者”奈伦特,在大卫变成三号“沉思者”之后,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在纸上写下了一些他对于摩根史丹利的想法和计划。。
大卫刚才说的那些话很刺耳。。但奈伦特知道,大卫说的很对
现在的摩根史丹利,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如果有任何的拖沓与犹豫,就会被华尔街上的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鬣狗们,囫囵个的吞下去,饱嗝都不带打的。。
摩根史丹利的转型、变革,不进则死
这是奈伦特拉蒙等史丹利一众青壮派在董事会上夺得话语权之后,都在思考的问题。
变革的路该走向何方,该怎么走,如何去走,以及最终想要获得什么,这些都是青壮派们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定位
华尔街金融服务型投行,摩根史丹利
大卫用自己当酒保时的经历,告诉了奈伦特拉蒙,想赚钱,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低下高傲的头,为自己的钱包去寻找能够赚到的每一张钞票
时代在进步,米国的经济的走势低迷,摩根史丹利在华尔街开启了恶意并购的序幕,华尔街的银行家、金融家们也在默默跟随着摩根史丹利的脚步,慢慢改变。。
奈伦特看着手里的纸,站起身,沉默的把它递给了老摩根。
老摩根接过纸,看了一下,微微点头,看向了从“沉思者”状态中醒过来,正在喝果汁的大卫。
他对奈伦特点点头,把手里的纸,递给谢默思看“大卫,我们还是先说说史丹利吧”
“ok”
大卫放下杯子,拿起一块小甜品,放进嘴里,拍了拍手,拿起笔,一边写一边说道。
“摩根史丹利,现在有了证券交易与销售部门,和并购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