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绾微微一诧,心说可以啊公子,老夫倒是小瞧你了。
他没有插嘴,静静等待赵昊继续说下去。
“至于河东郡河道的淤泥堵塞,会造成耕田得不到灌既,这关系到日后黔首生死存亡的问题。”
“那就是需要拨款了”
王绾看着赵昊道“可国库不到两百万钱啊”
“未必需要拨款。”
赵昊摇头道。
王绾惊诧道“不拨款”
“这种惠民工程,可以让当地长官调动黔首处理,让黔首参与到清淤工程中。”
“若是民心真这么简单,那陛下也不会被骂暴君了,朝廷也不用治民”
“老丞相别急,且听我说完。”
赵昊抬手示意道“我不让他们白干活,也不用朝廷拨款。”
“其实这种工程,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个外包出去,让商人承包河道清理工程。朝廷给他们分期付款。”
“什么是分期付款”
王绾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赵昊笑着解释道“所谓分期付款,就是按工程标段付款,比如第一标段五百里,就是第一期工程。
我们外包出去,按工程进度付款,那么,这样就能减轻我们的付款压力。”
“可以让商人预先垫付工程款,帮我们清理河道。”
“他们会同意吗”
王绾将信将疑地道。
赵昊笑着宽慰道“老丞相放心,他们不仅会同意,还会争着去做,毕竟是朝廷的项目,好处多多。”
这个他说的是事实。
上辈子他知道不少事例,就是很多包工头老板,都抢着朝廷的工程做,因为朝廷的工程好拿钱,且稳定。
“哦”
这话将王绾的胃口高高吊起,使他不由追问赵昊“那第二个呢”
“第二个就是功德碑,将参与河道疏通的黔首名讳刻上去。”
“这”
王绾迟疑了一下,旋即捋着胡须道“公子的办法虽然不错,但忽略了一些事。”
“何事”
赵昊愣住。
却听王绾笑着道“东郡水灾的情况,公子应该知晓,主要原因就是东郡郡守隐瞒不报,致使河道附近十六郡县遭遇水灾;
那么,换到河道清理,咱们就得考虑,是否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比如钱粮克扣问题,以及地方官吏如何处理黔首与商人,会不会徇私舞弊”
“这些事情,如果朝廷不事先定好规矩,传达到地方,很容易出问题。”
“嗯。”
赵昊表示认可的点了点头。
老丞相说得不错,一个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往往决策者都是抱着最理想的状态去考虑的。
但现实是,根本不存在最理想的状态。
眼见赵昊若有所悟,王绾又接着道
“至于第二个办法,有点类似于捐粮立碑,但黔首不比贵族,他们对虚名的认可,并不比钱粮实际,所以这办法还需斟酌。”
赵昊闻言,不禁有些尴尬“是我欠缺考虑了。”
“不是的公子,你的办法很不错。”
王绾说着,话锋一转“但你只是站在一个执行者的角度去考虑的,如果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去考虑,会发现很多纰漏。”
“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