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在公子面前,给我留几分薄面嘛
虽然李瞻心里有很多抱怨,但是也就在心里吐槽而已。
他知道父亲骂自己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全作没听见,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
而李斯在骂完李瞻后,又笑呵呵地看着赵昊;“公子,前几天陛下召老夫商议官制改革,老夫与陛下详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不敢言明,就想找公子聊聊,不知公子能否解惑”
“李廷尉与我父皇共谋治国多年,还有不敢言明的”
赵昊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斯。
李斯无奈道“为人臣者,也要审时度势,哪能畅所欲言”
老狐狸
果然是老狐狸
赵昊心中翻了哥白眼,面上却挂着好奇的道“李廷尉有何疑虑,不妨说来听听”
“呵呵。”
李斯笑了笑,捋着胡须道;
“博士宫论政,老夫对公子颇为佩服,公子畅谈我法家不足,儒家辅弼之能,老夫感触良多”
“只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天下究竟是陛下的天下,还是万民的天下,老夫甚是不解”
“这有什么不解的”
赵昊哑然笑道“大秦的天下,既是万民的,也是我父皇的”
“哦”
李斯挑眉“那律法掣肘陛下的皇权,敢问公子,是皇权先行,还是律法先行”
“你要用律法掣肘我父皇”
赵昊愕然道。
李斯盯着他看了片刻,正色道
“三公九卿制不如三省六部制的很大原因,就是律法对皇权的限制不够完善”
“如果官制改革之前,没有律法约束皇权,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从根源上来说,得限制皇权”
“这”
赵昊心里是真的有点佩服这位历史能臣了。
若不是被赵高忽悠,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绝对是千古第一能臣。
历史上的李斯,作为顶级名相,政治经验非常丰富,为何最后会迅速败给赵高呢
原因其实有很多。
总结起来的话,一是秦法不允许他有太大的权力,二是因为赵高代表的其实是胡亥。
真正要杀李斯的是胡亥。
三是最重要的原因,李斯失去了人心。
什么人心
就是他身后整个秦朝官吏系统的支持
这一点才是最致命的。
那李斯为何会失去人心
主要还是他帮赵高和胡亥杀了太多朝中大臣,以及始皇帝的那些儿女。
如果不是他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基础,恐怕就算胡亥想杀他,也没那么容易。
想到这里,赵昊深深看了眼李斯,儒雅、睿智的气质下,又难掩自负,贪婪的本性。
若说谁害死了李斯,倒不如说他自己害了自己。
“公子为何用这般眼神打量老夫”
李斯感受到赵昊的奇怪眼神,不由追问道。
赵昊微微一怔,而后笑着摆手
“没什么,就是觉得,现在的李廷尉,跟以前的李廷尉,有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