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铭拍拍他的肩膀,勉励道“努力学习便可,莫要存恁多心思。只要私试合格,我便让你升斋升班。公试合格,谁压也压不住,我保证让你升等”
勾龙如渊闻言一怔,顿觉有些羞惭,端正作揖道“谨遵学正教诲”
私试就是季考,合格者升斋升等。
公试则是年考,只要学分积累够了,年考合格就能升内舍。
还有一个舍试,学分够了,能够升至舍。
“见过学正”又有几个学生过来。
有学生意见领袖陈东,还有朱熹的亲爹朱松。
这些太学生,之前经常听陈渊讲学,而且尤其喜欢数学。
其中不乏心思活络之辈,想要凭借数学讨好皇帝,说不定就能直升舍。
因为宋徽宗也喜欢数学,在专门开设算学校之后,民间掀起一股算学研究热潮。甚至有阿谀幸进者,提议将黄帝算学祖师移入孔庙祭祀,由于不好排位置才被宋徽宗放弃。
“朱学正,朱学正”
学录谢伦疾奔而来,气喘吁吁道“礼部发来公文,官家下旨增加讳字,君、主、龙、天、万年、万寿之类,全部需要避讳。太学生亦当遵守,外舍下等这边,需要学正督促避讳之事。”
朱铭问道“姓氏需不需要避讳”
谢伦说“通通都要”
朱铭觉得不可理喻“难道天下龙氏,皆要因此改姓”
“正是。”谢伦说。
朱铭瞬间无语,对勾龙如渊说“你今后只能叫勾如渊了。”
宋徽宗是真的疯了,不知听信哪个道士的鬼话,认为带君、主、龙、天这些字的,会抢夺或分走他的气运。
现在还只有人名需要避讳,再过几年连地名都得改,比如龙泉县改为泉江县。而且科举考试,文章里也不能带君、主、龙、天、万年等字样,简直要把考生给逼疯。
于是乎,朱铭班之后,经手的第一个事务,便是督促本年级的学生改名。
吃过午饭,朱铭把陈东叫来。
“伱是斋事人班长,改名之事须认真执行,”朱铭叮嘱说,“此次私试若考得好,便让你做外舍职事人一年级的学生会长。”
“是”
陈东领命,忍不住说“此次避讳,实在有些过分,哪有姓氏都避的太学之中,便有人姓龙。人家姓了几百千年,竟然要被逼着改姓,官家未免过于霸道了。”
朱铭告诫道“这种话,在我面前说便可,到了别处不能再讲。”
“我晓得。”陈东嘀咕道。
朱铭又拿出陈渊的书稿“誊抄之后还给我,私下学习,不可声张。”
这份书稿,包含我本、方矩、道用、纲常、农学、数学、物理、几何等内容。
特别是农学、数学、物理、几何,占用的篇幅最多,陈渊没有写清楚的,朱铭还执笔给补。
农学篇,直接搬来朱国祥的农学书稿。
封面作者有三人,排序为朱国祥、陈渊、朱铭。
陈东拿到书稿,快速翻阅其中内容,顿时如获至宝“此真济世之书也”
朱铭再次叮嘱“在誊抄完毕之前,不可招摇,尽快把正本还给我,避免奸党下令焚书。”
陈东郑重点头“学生只邀两三个信得过的,同时誊抄此书,尽快把书稿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