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他们十分担心自己偷下南洋的事情会被论处。
很快,整座城池就忙碌了起来,许多信鸽被放飞,还有的则是驾驶船只出海,准备去通知海上的弟兄。
“铛铛”作响的钟声让整个巨港变得慌乱,海岸上的数十座投石机准备就绪,同时上千名身披铁甲的男丁与数千名手持兵器的男丁也紧张的躲在街巷中准备备敌。
谭胜受的话一经开口,巨港城区内的汉人兵卒面面相觑,激动之余又带着些狐疑。
兴许是看到了他脸上的老实,原本还在叫骂的头领们纷纷闭上了嘴,就连先前轻蔑的陈祖义也收敛了笑容,略皱眉头。
“放他娘的屁”
“他们说朝廷下了旨意,国主要么接受招抚,要么就地剿灭”
同为南洋海商,作为守护巨港的“新三佛齐国王”,梁道明早早就得知了朝廷的舰队正在南下的消息。
“这”两名臣子闻言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劝阻。
原本梁道明等人也觉得是夸大,可随着郑和他们逐渐南下,接触的国家越来越多,接触的外国商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地他们觉得下西洋舰队即便没有那群商贾吹嘘的数万,也不会少于万余兵马。
这掌事的性格他清楚,因此对于明军舰队的规模,他现在也有些吃不准了。
下西洋的事情从去年开始就被传的热火朝天,尤其是在大明平灭安南胡氏父子后,南洋诸国更是在本国商贾的消息流通中得知了下西洋舰队的规模。
在他们的注视下,三艘船只上放下了三艘小沙船,并向着巨港的港口泛舟而来。
“王邱,你是不是夸大了”
“国主”
如果朝廷的战船愿意,那完全可以进入港内停泊,现在派出三艘沙船,显然是有别的意图。
掌事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事求是的交代了明军舰队的规模。
就在同一天的正午,高悬大明旌旗的一艘宝船、两艘马船南下,并抵达了巨港港口近海。
他们之所以对朝廷船队的到来如此警惕,主要原因在于自从海军都督府设立,大明海军为了杜绝倭寇,几乎将大明近海拦截,这样的做法使得巨港内汉人的许多亲人无法南下,他们也不敢北归。
他的话说的真实切急切,那份急切都被众人看在了眼里,让众人心里止不住的犯嘀咕。
“我带一百兄弟去,你们两个留下。”
梁道明说完就行动,起身示意身边的兵卒跟着自己走出城区,出现在了谭胜受等人的视野中。
谭胜受见状也没有趾高气扬的站在原地等待,而是笑着走上前去,用家乡话与梁道明交流道“你我皆出身南海县,也算是同乡,正因如此我才主动请缨来见你。”
“谭大人言重了。”梁道明也没想到,他曾经一个南海县的小商贩能做到今天这种程度,更想不到自己居然能和朝廷的官员平起平坐的交谈。
“坐下谈。”
两个明军兵卒端来了凳子放好,谭胜受便主动开口道请梁道明入座,同时说道
“朝廷这次下西洋,想来你已经听说了。”
“草民听说了。”虽然已经是国王,但梁道明心里还是对朝廷心怀敬畏。
“这样就好。”谭胜受松了一口气,同时双手将那份东宫的教令递了出去。
“这是东宫太子监国殿下的教令,殿下已经赦免了所有南下南洋的百姓,准许他们回乡,同时也准许他们带家人来南洋居住。”
“不过日后要下南洋,只能乘坐朝廷的官船,另外殿下的意思是准备招抚你,将巨港设为朝廷的旧港宣慰司,日后朝廷南洋海军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