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靖难攻略 > 第356章 永乐二征

第356章 永乐二征(1 / 5)

第356章永乐二征

“呜呜呜”

三月中旬,呼声焦躁间,江东门码头再次迎来了繁忙。

站在码头上,代表天子的龙舟及黄罗盖伞一个停泊船位,一个矗立岸上。

码头之上充斥着马匹上船,兵卒上船的画面,整个码头足有两万余将士和上千名文官。

朱棣北征路上,一如既往的不会缺乏文臣的陪同,不管他是舍不得权力,还是想让这群江南文臣看看北方的环境艰苦,总之对于皇帝来说,他这做法并无不妥。

不过这样的做法,首要保证的就是己方实力能盖过对方,甚至能游刃有余的战胜对方,不然就会像某位留学生一样,不仅自己被俘,兵部和户部两位尚书,以及内阁大学士及六部侍郎大部分被一锅端。

如果不是留学生没把五朝老臣,礼部尚书胡濙和户部尚书王直带走,那北京才真是岌岌可危,仅凭于谦一个兵部侍郎根本镇不住场子。

“六部尚书我留给你,我带六部的左侍郎还有殿阁大学士去北边就行。”

“你留在南边监国之余,别忘了好好照顾你娘亲。”

黄罗盖伞下,身穿黄色衮服的朱棣事无巨细的交代着朱高煦,对此朱高煦也针对每一句给出回应。

历史上鞑靼、瓦剌两部自从分别被朱棣揍了两顿后,鞑靼每次听到朱棣北征就立马逃跑,瓦剌直接称臣,成为大明北征鞑靼的马前卒。

在朱棣北征病逝期间,马哈木之子的脱欢在朝贡北京回程路上将太平杀害,把秃孛罗失也在同年底被脱欢杀害。

老大那一脉往后数,除了朱见深和朱厚照干得不错,朱祁钰、朱载坖平庸外,其它人简直就是稀碎。

曾几何时,他带着二十几万大军北巡时,麾下骑兵也不过才七八千。

朱祁镇上台不到三年,阿台汗被攻杀身死,全蒙古统一之下,朱瞻基成功养出了一个不亚于王保保时期的一个蒙古政权。

就这份外部战略布置,朱高煦真不知道怎么吹所谓的“仁宣之治”。

虽说永乐开朝时,朱棣不放心把马政交给朱高煦一个人管理,故此把马政一分为二,但随着这七年过去,朱棣对朱高煦可谓十分满意,所以朝廷上下大小事务几乎都交给了他处理。

如今十二三年过去,自己都能轻松拉出三万多骑兵了。

想到这里,朱棣不免看向了紫金山方向,似乎在给孝陵之中的老朱汇报工作。

不过也正因为瓦剌直接称臣,所以在朱高炽、朱瞻基即位后并没有将他们放在心上。

朱棣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脸上的高兴掩盖不住。

朱棣回过神来,询问了一下马政的事情。

“没什么,就是政务上的事情。”朱高煦回过神来,只能扯了一个谎,毕竟他总不能说出老大那一家子干出的好事情吧。

“此外,儿臣觉得这一战,您最好是能把阿鲁台直接消灭,不然以蒙古人的性格,阿鲁台只要遭受这一次重创,日后必然都躲着您走。”

“眼下朝廷的太仆寺治下豢养未骟的军马为七万余匹,已经骟的军马约二十二万。”

联想到这些,朱高煦不免日常吐槽起了大侄子。

“三万四千骑兵和两万两千马步兵,嘿嘿”

“除此之外,还有未骟乘马十五万匹,已骟乘马二十六万匹。”

直到他发现朱瞻基根本没管自己征服土尔扈特部的事情,他立马意识到机会到来,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开始统一蒙古的战争。

最起码瓦剌和麓川别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崛起,不能把他们灭亡也要把它们重创,留给儿孙十几二十年太平。

在朱高煦的汇报下,直接掌握在太仆寺和军队的牧群数量有近一百万匹马,三十余万头牛。

最新小说: 逐仚 蜀汉的复兴 采阴 鸿蒙圣主 混元道纪 我的夫人竟是魔教教主 奥特:开局收服眼Q,正义乐子人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长生雷祖 清冷师尊爬我墙,满门疯批哭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