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吕宋开荒
“终于到了”
永乐九年正月,随着许多人异口同声的感叹,在大明内部苦练内功的时候,一艘船只也成功驶入了一个看上去并不繁华的海港。
这个海港很大,可它并不繁华,这点单从港口那许多空荡荡的船舶位便能看出。
足以容纳五十艘的船舶位中,仅有十三个船舶位有船只停泊,而那南北宽三里的混凝土码头上更是只有寥寥人影在走动。
“砰”
伴随着脚下的船停入船舶位,甲板上的许多人纷纷看向了码头上的那个牌坊。
吕宋港
望着牌坊上的大字,众人心情十分忐忑,而码头上则是已经由十余名吏员接管。
他们手里拿着铁皮喇叭,对着这艘三千料的马船叫嚷道
“所有人按照出发时的队伍下船集结,不识字的就问人,别像個大姑娘一样扭扭捏捏的,浪费大家时间”
船上,许多人开始互相帮助的卸载家当,就他们那粗布麻衣的穿着来看,他们显然是一群日子不怎么样的普通百姓。
“八十二”
不多时,这些吏员便将这近千人领着走向了码头深处。
“你们这一总旗人最少,只有十七户,现在开始报数”
吏员走到了一个家庭面前质问,说是家庭,但看上去却十分迥异。
“这是超载。”吏员脸上露出不喜“要是船沉了,你们都得被流放。”
按照吏员的话,这八十二个人开始以各自家庭为单位聚到一起。
“今日起,我便是你们的里长了,我姓刘,名全,你们叫我刘里长便可。”
“虽然是荒地,但你们不用担心,那里基本上都是平原,当地的土人也被清剿,并且那里有一个正在建设的小石堡,小石堡内驻扎一个小旗的兵马。”
“你们家没有大人吗”
一辆辆板车被人力拉出了甲板,一辆车便是一户人家的家当。
自我介绍完,刘全继续道
“你们都是南下讨生活的移民,来到吕宋后,朝廷会把伱们安置在吕宋城北边三十里的一块荒地上。”
不过由于朝廷有限制,他们的家当十分有限,仅有衣服裤子与布匹、口粮等东西,类似家具之类的东西则是一律不许上船,都在上船前贩卖处理了。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条政策之所以会出现,便是因为吕宋确实发生过这种事情,并且事情十分恶劣。
一个四旬左右的男人小心抬手询问,刘全闻言却平淡道“战败后被俘虏的战俘,畜力不够就发他们给你们,不过不会太多。”
“你们各家选一个家主和我进屋学习规矩。”
那潮州府养济院的一群孩子里,年纪最大的那个十五岁少年郎也走入其中。
这个家庭人数很多,足足有十一人,但其中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最小的只有八九岁。
码头上,吏员皱眉质问船长,船长是个四旬汉子,闻言只能硬着头皮道
“原本是两艘船,但是另一艘被吹断了桅杆,所以只能让我先载人过来了。”
年纪最大的一个少年郎开口询问,吏员听到是养济院的人,便也就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