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更往上,他没想过,也不敢想,因为那不是他这种没有背景的人能爬上去的。
“去年开荒开垦了七万多亩耕地,这样继续坚持两年,永乐十一年开始交税的时候,我们府起码能交六万石田赋。”
“以我们那不足三百吨的年产是绝对应付不过来的,但贵州各府资源贫瘠,不可能支援我们,因此只有请布政司向四川布政司求援了。”
“我们做得好,他们得了利,自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这便是他们会如此祭奠大行皇后的原因吧。”
曾经三四十文的高价盐,如今也在四川井盐大量涌入的局面下降到了每斤十五文。
“贵州十六府七十二县,我们的条件和环境仅次于黔东的思州、思南、铜仁,以及三司所在的贵阳府,而这笔钱是按照先贫后富来发放。”
“一旦遵义向四川的这最后八十多里官道修建完毕,那不管是四川向贵州运送物资,还是外面商贾运送货物进入贵州,那都会将我们遵义视为第一选项。”
赵轨不同于徐硕,徐硕有吉林城出身的这层背景,而他只有一个山东普通农村的背景。
除此之外,曾经的木桥被拆毁,一座座石桥与混凝土桥梁拔地而起。
虽然都是粗布麻衣,但他们的穿着打扮还是与遵义府百姓略有不同,而他们便是朝廷在过去一年中给遵义府迁来的移民。
又说布匹、食油、米价、酱、醋、茶叶,原本它们的价格都比外界昂贵了近五成,而今在政策开放,以及徐硕等人招商贸易的局面下,基本都下降了许多。
一個月的时间便能解决一年的衣食问题,这换做遵义百姓在杨氏土司治下的时候,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百姓们不是傻子,他们能看到我们为他们做的事情。”
“按照去年的产出来看,兴修水利过后,我们府的亩产还是能达到亩产一石三四斗实粮。”
便是当下徐硕他们所处的这种草棚小凉亭,这种东西似乎看似不起眼,可这种草棚小凉亭他们一口气修建了四百余座,几乎涵盖了整个遵义城外的平原上。
赵轨闻言略微思考便摇了摇头“除了这三者便应该没有了,不过这三者主要是占了田、宋土司耕耘数百年的好处,比起建设是比不过我们的,最后的结果很难说。”
均分田地,发放开荒粮,修建桥梁、道路
赵轨顺着徐硕所指的方向看去,便见到了一群一边聊天,一边往田间走去的务农者。
“不过其中也有难度,那就是扩宽这条官道,需要的火药和水泥恐怕不在少数。”
旁人瞧见徐硕的履历,都会下意识好奇他是否与朝中哪些勋贵有关系,而瞧见自己的履历,便只会留下一句客套的赞许,随后便会将他的履历放置一旁,兴许几日都不会再拿起来翻看。
湖广与江西各自被强行迁徙十万入贵州,仅遵义府便得到了两万移民,徐硕还给他们均分了六万亩耕地。
由于有口粮和耕地产出,所以他们大多都会在农忙春种结束后开始成群去开垦荒地,去年遵义府开垦的七万亩耕地中,便有近四万是他们开垦的。
“今年还有一批移民会到来。”徐硕说出上面的风向,同时也道
“迁徙的汉口越多,政策倾斜就越明显,直到贵州安定为止。”
“当下不算黔南,贵州有二百万口不到,估计朝廷再迁入五十万人便会渐渐停下迁徙政策。”
“以朝廷的迁徙力度,我估计在三年内便会结束移民政策。”
“听闻南边黔南的土司已经被镇压了七七八八,只剩一些中小土司在山中与黔国公和曹国公他们打游击。”
“我估计年末左右,黔南就能彻底平定。”
“到时候,朝廷不是对广西出手,便是对云南出手。”
徐硕虽然很多时候靠背景,但他的嗅觉与能力也是他能获取背景和资源的原因之一。
正如当下,即便他已经说了个清楚,赵轨却并不赞同“贵州的改土归流不管放在历朝历代,都算得上是大功绩。”
“想要消化贵州,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的,朝廷会这么着急去吞下广西和云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