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靖难攻略 > 第407章 永乐十年

第407章 永乐十年(2 / 5)

这样的问题,庙堂上的这些人精哪能不了解

可问题在于,谁都不愿意戳破这一层,哪怕是金台之上的朱高煦与朱棣。

如果这些屯兵改民户,那剩下的战兵数量大约也只有三十万,军粮支出则是从一千四百余万,下降到六百万。

他的话,让群臣们愕然,毕竟永乐二年时,都督府还岁支军粮二千七百余万石,军饷二百余万。

“如今执行多年,各省却依旧按照定额来收税,这是否有些不妥”

尽管支出增加了,但军队的素质却得到了提高。

只要解决了江南,那陕西、两广、云南和湖广、福建就容易推行多了。

“陛下,臣户科给事中王回,有事起奏”

正当群臣想着财政开支越来越大的时候,却不想六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张玉站出来作揖开口。

百官不愿意戳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真的按照十赋一进行收税,那就等同是主动要求新政推行到江南。

“准奏”朱棣想看看这官员要卖什么关子,而这王回则是继续道;

“新政推行,本该就是按照十税一的方式,对各行省进行税收。”

“准奏”对于张玉的开口,朱棣不假思索的就选择了同意。

此外,战兵也会按照朱高煦的制度,每隔三年与边疆进行轮换,以此保障内地战兵战力。

毕竟以当下江南的官吏数量,根本就不足以执行十税一的收税方式。

三宣六慰、南洋地区、还有南边的南州,外东北各地、西域

大明国内除去这六十个职业卫所兵,便只剩下二百一十六个战屯卫所,数量接近一百二十一万,但其中有近七成半是屯兵。

同时,他的目光也扫视了群臣,似乎带着几分挑衅。

王回的话说完,整个庙堂都站不住了。

如果郑和知道这一切,估计会加快速度赶回大明,毕竟此刻的他已经进入满剌加海峡了。

不提他那边,当下急需解决的,主要还是王回的事情。

朱高煦记得这人,他是山东迁徙渤海吉林城出身,也就是说他是实打实的渤海新政派。

以他的身份提出这种想法,不难看出,年轻力壮的新政派十分不满这两年朝廷限制招募吏员数量的做法。

在他们看来,大明需要更多的吏员,而他们的家乡子弟难以科举为官,便只剩下走吏员这条道路。

反正江南官绅一直歧视他们北方人,如今正好借助这个机会走入江南,好好收拾一顿这群家伙。

朱高煦可以保证,一旦新政在江南推行,那即便不用他开口,新政派的官员与吏员们也会卯足了劲的去调查江南出身的官员们。

但凡他们出现过原则性问题,新政派都会把他们往死里搞。

南北矛盾始终是明初跨不过去的一道坎,想到这里,朱高煦就恨不得把赵宋那群皇帝和士大夫拉出来凌迟。

一个“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政策,硬是分裂了南北二百多年,更别提三易回河那些各种糟蹋北方百姓和经济的操作了。

尽管他想要江南官员遭受压制,却不想江南官员死绝。

江南官员要真的被搞死,那新政派就有点一家独大的意思了。

“若是以十税一的手段,如今天下六百二十余万顷耕地,起码能收获七八千万石田赋。”

“据臣当初参加四川新政推行的经历,当初洪武年间所置胥吏水平低下,大多鱼肉百姓,更是发明出淋尖踢斛,库子,蒲篓,竹篓,口食等各种层出不穷,盘剥百姓的手段。”

“依靠这些手段,他们盘剥的田赋粮食足有数千万石之多,是以朝廷虽定额三千二百万石,胥吏却征收六七千万石,从而将大部分收入囊中。”

“如此一来,朝廷成了小头,胥吏却成了大头。”

最新小说: 武侠网游:比武穆念慈,黄蓉急了 渊天辟道 逐仚 蜀汉的复兴 采阴 鸿蒙圣主 混元道纪 我的夫人竟是魔教教主 奥特:开局收服眼Q,正义乐子人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