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靖难攻略 > 第421章 坝上江南

第421章 坝上江南(2 / 5)

山下的水泥路上,几名汉人打扮,皮肤黝黑的少年人闻声看去,却见不远处的半山佛寺乌泱泱一群儒生,此刻正在吟诗作对,讨论着与新年无关的内容。

水泥路上双手抱胸的少年忍不住吐槽,站在他一旁,略有几分秀气的少年则是看向佛寺,轻笑道

不过在这大明西南边陲之地,各家各户都自称大明百姓,倒没有特别强调民族的情况。

“高观,你之前从蛮允迁过来的时候也寻死觅活的,蛮允到这里二百里都不曾有,这群江南人迁徙而来,离家数千里,想家也正常。”

在江淮模糊的记忆中,似乎直到永乐三年王瑄率领军队攻破了他们的寨子,并把他们迁徙来西江后,他们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一些。

正因有了这些多种多样的民族,西江的建筑风格也显得多姿多彩,并在融合汉人及各种民族建筑风格后,形成了独属当地的建筑风格。

“江淮你看看,这些人又开始了,都来到这边那么多年了,还想着回去啊”

虽然记忆已经十分模糊,可他们还是记得很清楚。

“我爹娘也要去给衙门打工,准备也把田地给出租给旁人种,我便问问你。”

长此以往,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鲜有人敢于触犯这些规则。

江淮看了一眼,略带感叹道“有了这条路,我爹娘才能赚钱,我也不用帮忙种地了。”

西江集镇那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原建筑的古朴,又有边陲的民族特色。

“这西蛮官道,你说今年能修通吗”

高观转身倒退行走,看着自己面前那条延伸至山林之中的水泥路,十分好奇。

“那也够吃了。”高观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

虽然只有十四五,但在这个时代,他们已经是家中的小主人了。

江淮父母常年外出修西蛮官道,家里只有他和他弟弟,因此租田,称粮食,交税等事情基本都是他自己动手。

“你家有八口人,四十亩地,准备怎么租”

江淮询问高观,而他们口中这些土地都是迁徙到西江后,明军直接发放给他们的耕地。

耕地由战俘开垦,迁徙到西江的百姓,不论汉人还是少民,统一都是每人五亩。

像高观家那种八口人的家庭比较少,四十亩地几乎让全家人脱不开身去干别的事情。

到了农忙的时候,高观父母还得去衙门请几个战俘来帮忙播种,秋收时候也一样。

“哔哔”

忽的,哨声从不远处响起,俩人连忙走到了官道的侧边。

前方的西江镇牌坊后,百名穿着鸳鸯战袄,牵着挽马驼运甲胄兵器的明军正在往外走。

官道之上趁着新年散漫的百姓见状,也纷纷如江淮他们一样站到了官道两侧。

官道上的人并不少,一眼看过去起码百余人散漫在两侧,伸着脖子看向那正在赶路的军队。

不多时,队伍朝着江淮他们赶来,率领这支队伍的百户官来到他们身旁后还停顿了脚步,给了高观一脚。

“滚回家帮忙去”

“姑爹,你不在家过年要去哪”

高观挨了一脚也不生气,笑着对这三十多岁的百户官询问。

“石梯那边有狼烟,我带人去支援,你们赶紧回家。”

话音落下,百户官便带着队伍急匆匆走了。

逢年过节并不是明军能放松的时刻,尤其是西南的明军,总是要遇到许许多多作乱的蛮人。

西江镇的战俘,便是从这些作乱的蛮人之中俘虏的。

这些战俘是西江镇衙门的财产,通常需要被俘后为当地衙门做工三年。

衙门平日里关押他们,需要修建道路和桥梁的时候就会派遣他们去,偶尔也会将这群战俘当做人力,租借给镇民们,换取一份收入。

租借一個战俘一日的价格是五文,比起西江镇市面每日十文的工价低了一半。

最新小说: 武侠网游:比武穆念慈,黄蓉急了 渊天辟道 逐仚 蜀汉的复兴 采阴 鸿蒙圣主 混元道纪 我的夫人竟是魔教教主 奥特:开局收服眼Q,正义乐子人 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