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北方有了铁路,哪怕只修建一条从吉林通往海喇儿的铁路,大明的局势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了,既然无事,便都退下吧。”
如果不是当时的监狱食物不足,一些犯人被迫食了土豆,那土豆兴许会一直作为观赏品存续下去。
朱高煦不担心朱瞻基,只要朱瞻基不是傻子,就不可能会干什么傻事。
“奴婢领教。”亦失哈作揖应下,沉吟片刻后见朱高煦没什么别的话了,他这才开口道
“因此论种植的方法,较为简单的就是在播种前,将土豆放置在通风良好且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催芽,待土豆芽长到指甲盖长时,进行晒种处理。”
上次返回南京后,朱高炽手中护卫便被他主动交出许多,如今的汉王府护卫仅有三千人不到,而云南还有沐春、何福、王瑄坐镇。
因为人口稀少,现在的河北河网纵横,水源丰富。
至于土豆的传播,也离不开十七世纪小冰河期全球粮食减产的背景。
他亲自用手清理了上面的泥土后,这才开口道“这是番薯,虽然其貌不扬,但经过脱毒处理,它的产量可以达到八百到一千斤”
至少就当下来看,整个江南除了少部分学子外,大部分都十分抗拒新政。
正因为如此,土豆在欧洲的传播并不顺畅。
虽然他说的是调查,可这些日子来,纪纲和陈瑛所做的事情明显不是调查,而是实打实的弹劾收押。
朱高煦还在想着未来蒸汽机和火车的事情,黄福却简单说明了黄河的事情。
“这个是玉米,产量在一百二三十斤左右,和土豆一样不占五谷地。”
此刻的他们站在自己身后,好奇的打量着箱子内的作物。
六一二二三一二八三三
朱高煦也注意到了,因此他拿起了最后其貌不扬的番薯。
“分段式修建的情况下,林林总总还有大约四百里路没有修通,每年耗费火药数百万斤。”
如今番薯、玉米、土豆都已经发现,只要日后能培育出粮种,那东北就会提前成为北方粮仓。
“因此,一旦这种真菌开始传播,那极其容易导致大范围饥荒的发生,农业司需要多加注意。”
站在他身旁的先遣队百户官曹义仅有二十岁,这次是他第一次下西洋,但他却成功的带回了绝大部分作物。
相比较杜仲胶,更适合蒸汽机的橡胶已经到手,那么迟迟无法推进的蒸汽机课题,也能开始迅猛的发展起来。
这代表明军可以随时组织十几万大军从呼伦贝尔大草原对漠北蒙古高原进行打击,而蒙古人的生存空间将会从漠北渐渐被逼向漠西一隅,甚至向中亚西迁。
不过只要蒸汽机和铁路开始在北方铺设,加上东北建设不断加深,北方和南方的差距,绝对不可能像晚明那般畸形。
倒是朱瞻基如果真的有领兵打仗的能力,像历史上一样成为一个出色的骑将,那对于大明朝廷稳固云南反倒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大致七月,北京便能竣工”
北宋三易回河的惨痛经历还历历在目,对于黄河,朱高煦还是觉得能不动就不动。
万余兵马,一支在京畿,一支在关东,足够挡住关西和关东的各国守护。
朱高煦摆手示意群臣可以退下,群臣见状纷纷起身作揖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