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胡纶解释,朱高煦也差不多了解了南孔的遭遇。
历史上杨士奇对杨稷只有溺爱,因此只要杨士奇的溺爱不改,杨稷的性格也很难有变化。
“继续放纵放纵他们,到时候我要让他们连本带利的吐出来。”
在地方御史弹劾杨稷的时候,杨士奇还以为自家儿子依旧和当年一样淳朴,不相信他会犯下如此大罪,所以借回乡扫墓的机会,一探究竟。
然而,由于杨士奇的缘故,杨稷在当地常常受到官员和士绅们的追捧和奉承,在人抬人、人哄人的环境下,杨稷也就慢慢变得骄奢淫逸,仗着父亲的地位,在外面有恃无恐,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犯下了几宗人命案。
“继续监视这厮,再给他些时间,等他把自己玩没了,到时候即便是江左那群官员,也不会有脸面去为他求情的。”
别开玩笑了,燕府诸将和渤海诸将已经投降的建文诸将都曾经或未来能为大明朝做出贡献,因此朱高煦才会不吝赏赐。
不过在孔洙让爵后,南宗开始中衰,恰逢元末兵革,南孔日子也渐渐衰败起来。
他并不想把杨士奇弄死,因为杨士奇毕竟能干事情,只不过干的事情不是他想干的事情。
南孔主要由北宋灭亡时南渡的孔氏子弟所组成,由于扈跸有功,被宋高宗赐居衢州,同时为他们修建家庙。
见他去世,朱祁镇也懒得留下杨稷,依律处斩。
“另外”朱高煦想到了衢州的南孔,不免询问道“衢州的南孔,与北孔如何”
不过相比较北孔,南孔着实没有什么可调查的东西。
不过要是能抓住杨稷的把柄,杨士奇也就只能帮自己做事情了。
“南孔”胡纶闻言当场开始解释,毕竟他要调查北孔,自然也会调查南孔。
杨士奇还有几分作用,可解缙就没什么大用了。
“消息刚刚禀报上来,臣也刚刚得知,前来禀报。”
可南北孔对于朱高煦来说,从未对他们父子二人有过支持,自己又何必要扶持他们
对于南北孔,朱高煦可没心思去扶持他们,更别说帮修家庙了。
“北孔盯紧了,等到累罪足够,一并论罪处刑。”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胡纶也连忙应下。
“你先下去吧,让亦失哈进来。”
“是”
胡纶回礼退下,不多时亦失哈走入殿内朝朱高煦作揖。
不过朱高煦没有安排什么事情,只是让他陪着自己处理起了奏疏。
治大国如烹小鲜,当然只要路线定好了,盯紧脚步快慢就足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
当然,对于朱高煦和亦失哈他们这群站在金字塔尖的当权者来说,似乎除了影响政策之外的事情,其它所有事情都是小事。
不过对于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朝廷的政策便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前途和道路。
“噼里啪啦”
三月初一,伴随着鞭炮声在吕宋高山镇响起,高山镇小学门口,身材清瘦的陆愈无疑成为了此刻全镇的焦点。
辛卯科童试已然在吕宋揭榜,此次参与辛卯科童试的吕宋学子数量仅有四百四十六名,高中生员者不过十二人,而陆愈便是其中一人。
当着众人的面,年纪三旬的吕宋县教谕方政笑呵呵的为陆愈佩戴上了大红花,同时将他高中生员的凭证交给了他。
“宣慰使大人听闻尔等为吕宋扬名,特意下令嘉奖钱三十贯,免家中三年田赋,赐宣纸一刀,上等毛笔十支,苏墨十条。”
方政笑呵呵的说出吕宋宣慰使许柴佬给出陆愈他们这批生员的嘉奖,在四周羡慕的目光中,陆愈毕恭毕敬的作揖
“小子感激教谕与宣慰使恩赏,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