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靖难攻略 > 第441章 父慈子孝

第441章 父慈子孝(3 / 5)

王甫说着一些专业术语,朱高煦没有在意这些,只是指着那缓慢行动的蒸汽机车询问道“机车多重,时速多少,能牵引多少重物,造价几何”

朱高煦的问题一针见血,王甫闻言也一边写一边说道“机车重五吨,最高时速三十里,满载时速时辰六里,能牵引十二吨货物。”

“不过车厢重量足有十吨,另外走六里需要消耗一吨煤炭,两吨水。”

“也就是说,现在的技术顶多保障两名交替火车驾驶员乘坐”

“至于造价,永乐号的造价是三千六百四十二贯五分四厘。”

王甫推动眼镜,显得十分兴奋,并不觉得机车鸡肋,因为他们已经让蒸汽机车动起来了,剩下的问题只有如何提升效率。

“热效率不足,我估计现在机车的热效率只有不到3,或者更低。”

朱高煦听完了王甫汇报给自己的数据后,果断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他并不会制造蒸汽机,但他记得蒸汽时代蒸汽机的热效率在615,二十世纪达到了2040,就算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热效率似乎也有58的程度。

当然,那辆机车的数据也比大明永乐号要好上许多,重量折算为明制后,那大概是机车重七吨半,时速十三里,能牵引十六吨货物,五节车,可乘七十名旅客。

这辆机车被发明后,时隔十一年后,由乔治斯蒂芬森改进的旅行者号机车拖着三十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车厢载有四百多名乘客和九十吨货物,以时速二十四公里的速度跑完了四十公里的路程。

五年后,人类开始进入火车时代,各国也因为火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手中实控疆域不断扩大。

熟知这一切的朱高煦和王甫一样,并不觉得当下“龟速”前进的永乐号是鸡肋,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开始。

历史上乔治斯蒂芬森在少量资助的情况下,就能在十几年时间里帮助英国步入火车时代,那拥有数百万学子的大明朝没有理由会比他更慢。

他们用了十年时间,将这个四百年后才会出现的东西发明出来,也能用十年时间,让大明进入火车时代。

对于三十二岁的朱高煦来说,他很笃定自己还有十二年的时间,毕竟历史上他活到了四十六,而且是非正常死亡。

“十年后,我要看到它的数据倍数增长,并且能在大明的官道上疾驰。”

朱高煦看向王甫,王甫却作揖道“殿下放心,臣等已经有了眉目,只需要三年时间,数据就能倍数增长,最多二十年时间,就能让永乐号达到您的预期。”

王甫作为研究这方面的博士,自然看过朱高煦给出的课题,以及课题中预期的数据。

朱高煦在永乐二年给出了大明所需蒸汽机车的预期数据,即最高时速一百五十里,满载时速七十里、载重二百吨,载客五百人。

只要能达到这个标准,那大明许多疆域都能得到巩固。

算上休息,顶多七天,南京就可以将江南的兵力投送到哈密,十天就能投送到伊犁河谷。

如果从北京出发,那时间还能更短,更重要的是,能将江南的物资运送到漠北地区,而这是解决游牧民族问题的保证。

以明军的实力,只需要两万人就可以控制整个漠北,而两万人的物资,只需要这样数据的火车出发五十六次,就能满足全年补给。

“这就是火车”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忽的,熟悉的声音在朱高煦身后响起,那声音中带着丝诧异,紧接着就是张玉他们的唱礼声。

朱高煦与王甫回头看去,果然见到了朱棣、朱瞻壑以及王彦。

此刻,他们三人正惊讶于轨道上火车的速度,但朱棣最先恢复平常,有些挑剔道“这速度太慢了些”

“一开始确实不快,但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速度就能达到日行七八百里的程度,届时不管从南京还是北京出兵,不管是前往漠北还是西南,都能将时间控制在半个月内。”

“甚至就算是西域,也能在半个月内运送数万兵马前往,唯一的问题就是轨道铺设。”

朱高煦与朱棣解释着,同时说起了铁轨,朱高煦都不免头疼起来。

这个时代的百姓虽然不像晚清那么贫穷,但也富裕不了太多,只能说吃饱和暖,对于每斤十几文的铁价不可能不动心。

要知道按照太学的铁轨重量来看,一根铁轨起码重一百斤,一百斤铁轨就是上千文。

想要运行火车,还得设置足够多的铁道部队来维护才行,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最新小说: 网游三国:我率华夏战万国 武侠网游:比武穆念慈,黄蓉急了 渊天辟道 逐仚 蜀汉的复兴 采阴 鸿蒙圣主 混元道纪 我的夫人竟是魔教教主 奥特:开局收服眼Q,正义乐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