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伸手想取,朱瞻壑抬手拦住他,脸上笑道“就这样吧,拿了这笔钱,安稳好家里,这对你在外为官很有帮助。”
如果乡试出了结果,届时他则是可以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将钱装入皮袋中,江淮想了想,又从钱袋里取出了一吊百文面额的钱放在胸口。
虽然不至于狡兔三窟,但起码保险。
“”听朱瞻壑这么说,江淮欲言又止,最后才沉重点了点头
“届时参加会试时,来南京和我叙叙旧,说说你家乡的变化。”
不远处,郭绍缓缓走了过来,瞧着这匹马唏嘘道“这应该是河曲马和大食马的串种,价值百贯。”
不出他的意料,里面装着面额一百文的永乐通宝,看厚度起码有十几吊,价值上千贯。
念头落下,江淮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读了五年的母校,沉吟片刻后转身离开了这片土地。
“那就这样吧,告辞”朱瞻壑轻笑作揖,随后转身与护卫离去。
江淮看着他们离开,伸出手摸了摸那匹通体黑色的马匹。
郭绍瞧着他背影,叫嚷一声后便转身离去了。
至于被褥什么的,他没有必要带走,稍许带上,送给一些耆老便可。
“伱羡慕”江淮转头看向郭绍,郭绍却咋舌“我家里你不知道这样的马还有几十匹。”
他虽然已经快十六岁,但毕竟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
五年间,他每个学期都是九科甲等,此外还通过给朱瞻圻他们补课,赚到了六十贯。
许多大臣已经早早北上,留在南京还没走的,只剩下了朱高煦和李失、李察等护送他北上的武官及兵马。
纸笔砚墨他得带上,另外就是他攒了五年的钱。
其实他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在官学这几年,他四季常服仅有四套,其余时间都穿着校服。
“来日再见”
面额一百文的一吊钱,价值便是一百贯。
“爹,你们什么时候走”
朱瞻壑询问着朱高煦,朱高煦头也不抬道“陪你过完元宵就走,不过你也不用难过。”
“趁着这个机会,你陪我去淮西看看,瞧瞧那里百姓生活如何。”
对于要离开南京,朱高煦有些高兴,又有些不舍。
高兴在于,他已经快十七年没走出应天府范围了,这对于曾经北上捉虎,南下擒龙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牢笼。
不舍在于,这里毕竟是他前后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
“好”
听到自己还能陪同走一段距离,朱瞻壑松了一口气,只想好好享受当下。
他端了把椅子坐在朱高煦身旁,看着他处理奏疏。
朱高煦没说什么,只是处理了片刻后才开口道“我知道你有些舍不得,但这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