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英国人的出价。”
施瓦岑贝格亲王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我之前去过英国使馆。英国人显然是知道了北美发生的事情,他们让我等。”
这个“等”字,很显然在施瓦岑贝格亲王眼中英国人让他等就是冒犯了他,实际上也确实没打算给他面子。
弗兰茨倒是对美国很有信心,实际上他已经秘密将那些美国来的留学生送回了国。
这也算是弗兰茨给美国人的一点诚意,他并不知道纽约之战的细节。
但在弗兰茨看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能打出这样离谱的战绩肯定是各方面都出相当大的问题。
虽说这些美国留学生在奥地利帝国的军校中只能算是吊车尾的存在,但他们可是美国历史上南北战争期间的名将。
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也算是代表了美国的最高水准。
当然这种行为本身也是在强化奥地利帝国在这些人心目中的正义属性,毕竟弗兰茨以后还有可能会用到他们,现在结个善缘总没错。
而且这些人当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了奥地利帝国的理念,甚至已经暗中加入了奥地利帝国。
现在这些人回去正好可以趁机掌控军队,进入美国政府的关键部门。
此外此时的美国还远未到山穷水尽的时候,美国的土地足够广袤,只要美国人不投降,英国人根本无力征服这片土地。
而无论是杰弗逊·汉密尔顿·戴维斯、亚伯拉罕·林肯、还是威廉·希尔都不是会选择投降的人。
至于富兰克林·皮尔斯总统在历史上的记录太少,弗兰茨手中的情报也不足以判断他的下一步动作。
不过作为美国青年,总该对得起他这个朝气蓬勃的称号才是。
从美国南方送来的情报来看,美国南方民众对于抗英这件事还是很有热情的,所以弗兰茨并不觉得美国会投降。
正相反弗兰茨觉得英国会率先扛不住战争带来的压力,所以他更想和英国达成交易。
但有这场大胜在弗兰茨觉得英国人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再考虑交易的问题,双方即便能够达成交易也要被英国人压价。
但选择支持美国,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是有风险的,弗兰茨能解决掉英国人在近东的部队,但他却并没有100%的把握战胜英国。
因为在近东战争结束之后俄国人的选择还无法确定,弗兰茨也不知道尼古拉一世是会如他所说宜将剩勇追穷寇。
还是会沽名钓誉学霸王,沉浸在征服君士坦丁堡的伟业之中,对着奥斯曼帝国的遗产尽情输出。
很快一则从伊斯坦布尔传来的消息便打破了帕麦斯顿的幻想,英国地中海舰队在黑海遭遇惨败。
地中海舰队司令邓达斯被俄国人溺死在了酒桶之中送到了伊斯坦布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