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山下星辰(112)(潜龙勿用加更)
鉴中天地。
汤胁远去天门之外,宫殿中的仙将如白雪般飘飞,一切景色骤然变化,显现出那白衣仙人来。
陆江仙暗暗出了口气,心中颇有喜悦:
“灵宝道统,真是意想不到的大收获!这些洞天里头…有真东西!”
无论是诸多服气养性的妙术,还是种种灵宝道统法门,都有不小的用处,那一道“阐除”的阴阐消息与“邑川真人”的随笔“少阴求道述卷”更是解了燃眉之急。
“更何况……还有“东君”!”
陆江仙并非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众多道法之中大有用此二字指代太阳,可他还是头一次听说这还是一位太阳仙君!
‘在真君行径不得记载的如今,祂的存在实在太久远了,兴许许多后世成道的真君都叫不齐他的众多名号,也只有汤胁作为结结实实的古人,跟随着古仙修行的通玄弟子,才会如此了解。’
‘可这一位…会是在“见阳环”上刻下青松观陆江仙的人物么?’
陆江仙不置可否地摇摇头。
‘按着汤胁的判断,“东君”为太阳之主,行事不说多霸道酷烈,至少光明磊落…无论从性情上还是神通上,估摸着都做不出尾随初伏,窃走蓬莱道统这样的事…’
‘可汤胁判断的思路没有错,如果一定要往青玄追溯,至少也是与东君同时期的人物,指不准是同时期执掌太阴的修士…’
起初陆江仙还未有多大体会,可随着“登名石”等等手段一一显现,又听了诸多古修士的行径,心中的怀疑越发深重:
‘这么一来,执掌阴阳的人选又少了一个…再者,我前世的行径布局也不像正道,莫不是找错了方向,实则是个魔头不成…’
‘其实如今也没有多光明,麾下一二仙官,虽然如今个个清静,可曾经不是横行一世的妖物就是酒池肉林的淫僧,眼下还有个主导众生血战的仙修…’
他自嘲地笑了笑,身处仙器之中,陆江仙最大的想法还是促成明阳,以图自保:
‘至于戚览堰,甚至今后更多的仙官仙将之流,也算给了他们一场成道机缘,少翙这一类的恶妖不必理会,若是此后麾下骗了什么好人,有我逍遥一日,叫他们顿悟尘蒙,自个决定去留罢…’
当然,前提是那时候他还是陆江仙,而非觉醒了记忆,做起某位陆魔尊来——这些事情实在离他太远,陆江仙只是稍稍动念,便歇了念头,暗忖起来:
“只是这“东君”的名号大,有朝一日抬出去也能吓死几个小鬼,亦可顺着这条路,仔细寻一寻。”
汤胁送过来的那一枚玉简飘荡而来,却被他随意地放在桌案上,反而看向手中的另一枚玉简。
这法门篇幅林林总总,道道神妙,如山如海,浩瀚无边,有些涉及到道门不传之秘,汤胁未肯写全,可默读的时候心头总是要想的!
故而这一枚玉简之中头尾大多齐全,连带着汤胁默出的,合起来能占到真正篇幅的九成。
‘此中共计三道法门,一道是汤胁成道之时所秉持的“借土成道神丹心法”,一道是他假借金位后用以精进修为的“灵宝凭虚炼道正法”,而最后一道则颇为奇特,乃是“上祈灵宝玄术”是他感应果位,借助玄妙的妙诀。’
这些都是正统的古代法门,绝对是汤胁这一道人形大道藏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所谓结璘、郁仪之道…虽然了解颇多,可纯一道的那一份并非原本,乃是后世所着,如今…终于有一个明确的古代总纲了。’
据汤胁的“借土成道神丹心法”所书,这等成道之法,通常乃是神君一类的人物所传,用以提拔眷属,追随修行,哪怕是道胎,能够提拔的人物亦不多…通常被称之为“引持”、“代仙”,若是成境界,亦叫做“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