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花茶润过喉咙:“其实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剧组上下几百号人,这半年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每一个镜头都反复打磨...”
话音未落,他的手机突然响起特别关注的提示音。
“是张导!”徐浩点开微信语音,老导演沙哑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小徐啊,刚接到消息,《临江仙》被选送参加今年的国际电视剧节了!评委会特别提到了你那段'月下独酌'的表演...”
化妆间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场记小妹探头进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徐老师,您快去片场看看吧,粉丝们送来了惊喜!”
徐浩疑惑地走出去,只见片场空地上用上千支向日葵摆成了一个巨大的“仙“字,夕阳下金灿灿的花盘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站在花海前的徐浩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转身对刘大伟轻声说:“告诉宣传组,下周的粉丝见面会,我亲自设计几个互动环节。“顿了顿又补充道:“记得提醒他们多准备些防晒用品,这个季节的太阳太毒了。”
就在这时,徐浩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特别关注推送央视新闻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专题报道:《〈临江仙〉现象: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典范》。画面中,几位白发苍苍的戏曲专家正对着剧中“水袖击鼓“的片段赞不绝口:“这段表演将京剧身段与现代舞完美融合,是近年来罕见的艺术创新...“
刘大伟突然倒吸一口冷气:“浩哥!快看这个!”
他颤抖着手指点开刚刚飙升的热搜#临江仙惊动官媒#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首页赫然挂着《关于表彰〈临江仙〉剧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通报》。
化妆间的门再次被推开,制片人王姐举着一叠文件冲了进来:“小徐,刚接到通知,广电要拿我们剧作为'中国故事'出海工程的典型案例!“她激动地拍着文件,“下个月要在二十多个国家同步播出,连字幕都做了十八种语言版本!“
徐浩还没来得及消化这些消息,服装指导李老师又捧着平板电脑挤了进来:“你们快看巴黎时装周!“屏幕上一线奢侈品牌的最新秀场,模特们穿着明显借鉴了剧中服饰设计的改良汉服,谢幕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叮“的一声,徐浩的邮箱提示音响起。
他点开一看,是国际流媒体平台发来的合作邀约,希望以《临江仙》为蓝本开发系列衍生剧。
附件里还附带着海外观众的热评截图,其中一条用蹩脚中文写着:“这是我第一次看懂中国古诗词的美“。
窗外,夕阳的余晖为片场镀上一层金边。
场务们正在更换新的拍摄通告单,徐浩注意到上面多了“特别鸣谢“一栏,密密麻麻列着三百多个真实观众的名字都是通过官微活动征集来的铁杆剧粉。
徐浩正沉浸在喜悦中,化妆间的灯光突然闪烁了几下,紧接着“啪“的一声全灭了。
片场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此起彼伏的手机屏幕亮起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