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李恩问道:“不知道舒斯特先生,你的技术怎么样?焊接工在东非其实并不算稀缺。”
听到布李恩的询问,舒斯特解释说:“先生,虽然我只是一名焊接工人,但是我向你保证,我的技术还是很过硬的,否则也不可能在汽车厂干下去。”
“我工作的温特吐克海姆工厂,在斯图加特也算知名的大企业,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
布李恩点点头说:“如果我们没有记错的话,你们这家工厂应该是为戴姆勒汽车公司生产汽车,戴姆勒汽车在德国也确实算比较有名气的汽车厂。”
舒斯特说:“就是戴姆勒汽车公司,这可是我们斯图加特的知名企业。”
戴姆勒汽车公司是斯图加特市的三大汽车产业公司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保时捷和博世,不过只有戴姆勒汽车公司在斯图加特有完整的产业,生产民用和军用车辆,同时在高端轿车领域,戴姆勒颇有话语权。
保时捷虽然也是汽车产业企业,但更类似咨询和设计公司,1931年才成立,专心于汽车设计,它的客户就包括戴姆勒,奥迪等德国汽车生产企业,自身却没有独立工厂。
而博世的重点经营领域,是汽车配件,像汽车点火系统,燃油喷射设备,电器部件等等,主要为戴姆勒,欧宝等汽车厂商提供核心零部件。
除了这三家颇具规模以外,在斯图加特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小汽车产业厂家,就比如内卡汽车厂,瑞特摩托车厂等。
在1929年的世纪经济危机中,斯图加特还有大量倒闭的汽车相关公司和生产商,能活到现在的,要么有资本,要么有核心技术。
但是毫无疑问,在斯图加特市当前汽车产业的龙头老大就是戴姆勒汽车公司,排在他之后的保时捷和博世,都为其提供部分服务。
因此,舒斯特能在戴姆勒汽车公司旗下的汽车厂工作,显然技术并不平庸,至少也是一个熟练工。
舒斯特就说道:“除此外我还有一张高级焊接工证,并且有十六年的从业经历。”
布李恩看着眼前的中年人,心里寻思着,舒斯特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却有十六年从业经历,那说明他十几岁可能就已经展开工作。
不过,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并不罕见,欧洲目前可是连童工都还存在,而东非的成年年龄也就是十七岁,之后就可以参加社会工作。
布李恩说:“好了,我相信舒斯特先生你应该属于高级技术人员,不过,你既然为戴姆勒汽车公司工作,为什么还想移民海外呢?要知道戴姆勒汽车公司可不是小厂,它的待遇至少比普通企业也强不少,更别说你还是技术性工种。”
对于这个问题,舒斯特没有搪塞,他直言不讳的说道:“我想申请移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并不是德国人,或者说不是德意志人,而是捷克人。”
然后,舒斯特低声对布李恩说道:“先生,我相信你也知道如今德国的新首相,他对于我们捷克人是存在偏见的,至少我有预感,接下来德国并不是一块好地方。”
捷克人属于斯拉夫人,而斯拉夫人在德国首相阿道夫口中属于“劣等”民族,这可能也是舒斯特担忧的主要来源。
他接着说道:“就在此前,我们厂就受到了政府的检查,有几名犹…就被直接逮捕,虽然我不是犹…但是也难免不为自己的处境担忧,如果我是德意志人,那肯定不会想着跑路。”